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朝鲜卖给中国的头号货,竟然是假发和假睫毛,这事儿听起来像科幻。2023年,这类产品出口额11.8亿元人民币,占总对华出口57%,相当于每卖两块钱货,就一块钱是发制品。 2024年头9个月,继续霸榜,总出口2.55亿美元里假发稳占半壁江山。为什么这么猛?全球假发市场80%在中国河南许昌握着拳头,那儿4000多家厂、12万网店,年销500亿。 可真人发丝贵,编织工序烦,中国人工成本高,就把半成品甩给朝鲜。印度缅甸的头发运过去,朝鲜工人手工钩织,成本低到家,纪律性还强,不像东南亚老跳槽。成品回许昌,喷香贴标,转手欧美非洲。 2024年数据看,朝鲜发制品出口超矿产,创汇王者。说白了,这不是卖货,是嵌进全球供应链的隐形一环,中国企业省钱,朝鲜赚外汇,双赢局。 矿产这块,朝鲜家底厚实得吓人,全球前十资源一大把,可卖出去的少得可怜。茂山铁矿埋28亿吨,品位63.5%,中国平均才30%,质量翻倍。钨矿、稀土、石墨、菱镁矿全球第一,可2023年对华矿石钢铁出口才2亿元,不到假发五分之一。 2024年金属矿产和铁金属加起来近5亿元,还是小打小闹。为啥?设备老旧,国际限制卡脖子,挖机零件买不着,一台国产机在中国跑十年,朝鲜三年报废。结果矿躺那儿,朝鲜干瞪眼。 中国企业尝鲜,环保压力大就把高污染环节外包过去,矿粉扬尘全扔朝鲜,国内账单清爽。2025年头几个月,中朝贸易额已超去年同期,矿类稳中有升。 但潜力没挖尽,技术瓶颈卡死,短期难翻身。说到底,资源牛逼不等于钱包鼓,卖矿这路子,朝鲜还得慢慢趟。 电力出口更扎心,朝鲜国内停电成常态,平壤酒店备手电,农村一断就黑,可2023年还卖给中国5.36亿千瓦时,换1.57亿元外汇。鸭绿江边高压线嗡嗡,丹东工厂灯火通明,朝鲜水电站扇叶转,本地先灭灯。 70年代老坝锈迹斑斑,发电机吐火花,工人爬梯抹油,本国用不上就跨江卖。2024年规模稳在4亿千瓦时,外汇换粮食燃料,优先国库。联合国制裁禁电力设备出口,中国对朝机电降62%,朝鲜光伏起步慢。 为啥不反过来买中国电?边境线短,电压不稳,投资回报低。中国宁卖越南,也不乐意趟这浑水。 土特产听着亲切,高丽人参号称天下第一,松茸明太鱼海参品质顶尖,可在中朝边境互市摊,卖相拉胯。2024年这些货受欢迎,丹东市场堆满,可包装像地摊货,没盒子没品牌,价压到尘。参挖出晾干塞袋,鱼冰鲜直运,谁多给钱? 贸易商吐槽,海参一流却卖不上价。相比假发矿电,这类零头小,创汇有限。但对边民是香饽饽,现金过手快。朝鲜资源天然,缺加工链和营销,全球买家挑剔,高端不了。未来若品牌起来,兴许多条腿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