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财政部长表态了! 据外媒的消息称,美国财长称,如果这次在马来西亚与中国谈不

美国财政部长表态了! 据外媒的消息称,美国财长称,如果这次在马来西亚与中国谈不拢的话,那么将会联合美欧国家一起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深度制裁!   贝森特说要联合美欧国家进行“新一轮深度制裁”,听起来气势汹汹,可真要落到实处,却远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美欧之间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存在温差。美国想的是遏制,中国越强,美国的相对优势就越小。   而欧洲更多考虑的是平衡,怎么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从之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补贴调查来看,虽然调查是启动了,但欧洲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反应却相当复杂,甚至有不少反对声音。   换句话说,美国要想让欧洲国家一起“加码”制裁中国,需要的不仅是外交话术,更要有能说服其它国家的经济利益安排。   而这恰恰是美国当下最缺乏的。欧洲自己正疲于通胀与能源短缺的双重夹击,德国经济陷入缓慢恢复,法国社会动荡不断,意大利财政吃紧……与中国“翻脸”,意味着失去一个稳定且庞大的市场,对于欧洲政客来说,这无异于在刀刃上跳舞。   此前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多集中在科技、投资审查、限制高端设备出口等领域,已经基本触及了传统意义上的“制裁边界”。   所谓“深度”还能深到哪里呢?如果说是金融层面,例如切断部分中国企业的国际结算渠道,那无疑会引发整个亚洲金融链条的震荡。   而如果是限制中国对外投资、压缩人民币的国际化路径,那对美国自己也未必没有反噬。   贝森特不是空穴来风地讲这些话的。他非常清楚,美国目前在全球通胀回潮、国内财政赤字高企的背景下,已经很难再靠传统方式在国际上单方面施压。   中国会如何回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显然不会因为一句“制裁威胁”就退让。近年来中国对外政策的一大核心就是两个字:韧性。   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政策节奏上。比如在制造业升级、科技自主、扩大内需等领域,中国正在建立起一套以内生动力为主的战略布局。   贝森特的这番话,其实反映出美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不安。他们越来越难以接受一个不按美国剧本成长的中国,于是不断祭出各种手段,试图重塑规则。   但规则不是靠谁说了算,而是靠谁能持续提供稳定的公共产品。中国这些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合作、全球南方国家发展议题上的积极参与,让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靠美国的单边制裁和结盟体系,是走不远的。   所以,贝森特这番“如果谈不拢就制裁”的表态,看似激烈,实则是美国在全球话语权逐渐式微、政策抓手不断削弱背景下的一次“高声示弱”。   喊得越响,未必越有底气。真正能决定未来局势走向的,不是一次访问里说了什么,而是各国在接下来的选择里,认准了谁是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