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兵器面面观》栏目的新片头,展示了歼-35隐身舰载战斗机从山东舰滑跃起飞的历史性画面。这一镜头虽然短,但意义却十分深远——它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第五代隐身舰载机在滑跃与弹射航母间通用部署的国家。
官方明确表示,歼-35是一款“弹滑兼容”的舰载机,不仅可以从搭载电磁弹射器的福建舰上弹射起飞,也能从山东舰和辽宁舰的滑跃甲板上起飞。这一突破性能力,正悄然改变着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实力格局。此前,美国、法国曾经为了向印度推销舰载机,专门测试过F/A-18E/F“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从滑跃甲板上起飞的能力,证明了弹射型舰载机实现滑跃起飞的可能性。

歼-35的全面列装,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三艘航母的实力格局,带来了战斗力的质的飞跃。澎湃动力是“弹滑兼容”的基础。歼-35配备的两台涡扇-21或涡扇-19发动机,推重比非常高,为战机在短距离内实现滑跃起飞提供了充足动力。其“弹滑兼容”的战略意义,我总结有一下几点。
一是航母舰载机数量大幅提升。以辽宁舰为例,搭载歼-15时最多可携带24架,而采用歼-15与歼-35混编模式以后,舰载机数量有望提高到30架。山东舰的战斗机载机量将从原来的28架进一步提升。如果是三艘航母编队作战,凭歼-35的搭载量,足以使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不可小觑的隐身舰载机作战能力。

二是隐身战机带来的不对称优势更为关键。歼-35的雷达反射面积比美国的F-35C小一个数量极,在雷达探测中“比海鸥还小”。加上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和EOTS光电系统,歼-35在超视距空战中基本上就是 “开局即锁定” ,敌方还没发现它,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就已经砸到脸上。
三是大幅提高航母战斗群的综合作战效能。因为有了歼-35舰载机,让辽宁舰和山东舰的作战能力远超美国的“闪电航母”,甚至具备对抗美国超级航母的实力。从山东舰和辽宁舰的甲板上起飞后,歼-35能有效控制第一岛链内的制空权。而从福建舰上弹射起飞,其影响力可覆盖至第二岛链。
更重要的是,三航母共用同一款舰载机,可以实现歼-35从多艘航母上起飞和降落,大幅度提升作战的灵活性,装备体系协同效应将显著提高。歼-35与空警-600预警机、歼-15T弹射型舰载机、歼-15D电子战飞机,组成的新一代舰载机体系,将形成完整的作战链条。也就是说,因为部署了歼-35,让中国航母舰载机的整体实体出现了质的飞跃。

四是歼-35 能同时在三艘航母部署,让舰载机的机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后勤保障和人才培养将引发深刻变革。后勤装备保障通用化,将成为歼-35跨航母部署的隐性优势。
在辽宁舰上进行的高强度着舰训练中,机械专业人员钻到机翼下观察运行情况,特设专业人员连通电源进行通电检查,航电专业人员对准惯导,加载航行数据。这种高效协作,使机务官兵能短时间内完成全流程操作,有效保障了舰载机的高频次起降。
随着“团队带团队”机务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海军航空兵部队正打破各专业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帮带模式的局限性。不同机务专业的骨干组成“带教团队”,按照专业互教、岗位互学、经验互享的原则,大幅提升了维护保障效率。

歼-35和歼-15T实现“弹滑兼容”对中国航母发展战略影响深远,其战略意义已超出技术突破本身。当一架架歼-35从不同起飞方式的航母甲板上腾空而起,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梦想,更是一个和平捍卫者对广袤海疆的坚定承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