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曾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统像个笑话。但2019年大选,我、我爸妈还有亲戚朋友都投了他,总共73%的乌克兰人选了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前总统波罗申科太失望了。” 2019年乌克兰大选中那73.09%的选票,根本不是泽连斯基这个喜剧演员的“胜利勋章”,而是乌克兰人给前总统波罗申科盖下的“失望戳印”。 要知道,这场选举里有39名候选人,第一轮投票时泽连斯基就以30.26%的得票率遥遥领先,波罗申科只拿到15.95%,到了第二轮对决,差距直接拉到近50个百分点,这样的结果与其说是选总统,不如说是一场全民“退票”——退掉波罗申科那五年的糟糕执政生涯。 波罗申科2014年上台时,顶着“救国者”的名头,可没几年就把自己活成了“巧克力大王”的本色。他旗下的Roshen糖果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糖果制造商,2018年他个人收入就有3.34亿人民币,自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国家经济却跌到了谷底。 2014年乌克兰GDP直接下跌7.5%,本币格里夫纳兑美元汇率一路跳水,到2019年时,汇率已经跌到了2013年的四分之一,老百姓发了工资得赶紧换成美元,不然过几天就缩水一大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的援助款要用来还债,政府只能往死里砍社会开支,2015年的预算里,社会领域开支一刀砍了160亿格里夫纳,连退休金都没能幸免,超过3654格里夫纳的部分还要交15%的税,可军费却翻了6倍,一年砸进去900亿格里夫纳。 钱花了不少,东部的顿巴斯冲突却没解决,打了五年仗,别说和平了,连基本的安稳都成了奢望,73岁的茨维塔这样的老人每天都在担心战场上的儿子,而那些年轻士兵的伤亡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日子难到什么地步?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乌克兰人要把45.6%的收入花在吃饭上,这个恩格尔系数比俄罗斯高15个百分点,比德国更是高出35个百分点。 首都基辅的年轻人罗马,大学毕业却要打两份工才能养活自己,房租占了收入大半,身边的朋友几乎全跑到波兰、荷兰去讨生活。 官方说平均薪资有1万格里夫纳,可实际到手也就一半,算下来一个月才200美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别说攒钱,能不饿肚子就不错了。 更让人绝望的是失业问题,2500万适龄劳动人口里,32%到35%都没工作,相当于800多万人闲着没事干,年轻人只能用脚投票,每年近100万人离开,常年在海外工作的更是有500到700万,整个国家都在“失血”。 如果说穷是天灾,那腐败就是人祸,而波罗申科政府的腐败简直是明火执仗。2019年2月,记者曝光他的亲信在军队采购里搞猫腻,把军用配件加价300%卖给国防企业,一下就赚了2.5亿格里夫纳,这些配件要么是从俄罗斯走私的,要么就是直接从军用仓库里拿的,等于拿士兵的性命换钱。 后来更有议员指控,他和外国势力勾结,挪用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国家预算和国际援助,虽然他一口咬定是“政治迫害”,还要告调查机构索赔精神损失,但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 乌克兰的腐败早就不是秘密,2021年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里排122位,在欧洲几乎垫底,可波罗申科不仅不整治,反而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这种“劫国家济自己”的操作,谁能忍? 就在大家忍无可忍的时候,泽连斯基带着《人民公仆》里的“总统光环”出现了。这部2015年开播的喜剧里,他演的历史老师因为怒斥腐败走红,最终当上总统后坚决和寡头、贪官对着干,这个角色简直就是为当时的乌克兰量身定做的,很多人看完都念叨“要是真有这样的总统就好了”。 等他真的宣布参选,大家一下就把对角色的好感转移到了他身上——毕竟一个没沾过政坛污泥的喜剧演员,总比那些把国家搞烂的老油条强。 泽连斯基的竞选方式也踩中了民众的点,别人忙着开政治集会发传单,他却在社交媒体上攒了上百万粉丝,让网友填问卷、给纲领打分,甚至征集总理人选,把选民哄得觉得自己真的在参与国家大事。 他不说那些空洞的政治口号,就喊着“反腐”“停火”“涨工资”,每一句都戳在老百姓的心巴上。反观波罗申科,还在拿民族主义说事,吹嘘自己“维护主权”,可民众早就听腻了,罗马的话很实在:“投给泽连斯基不是多信他,是觉得谁都不会比波罗申科更糟了。” 其实从民调就能看出端倪,投票给泽连斯基的人里,62%是因为讨厌波罗申科,28%是想赌一把“改变的机会”。这根本不是对泽连斯基的信任票,而是对整个政治精英集团的抗议票。 乌克兰人太清楚了,选一个喜剧演员或许有风险,但选波罗申科之流,就是必死无疑。73%的得票率,打破了东西部对立的格局,也创下了选举纪录,这背后不是欢呼,是无数人的无奈——要是日子过得好,谁会把国家交给一个没任何从政经验的演员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