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打过什么著名战役?为何能高居元帅之首? 朱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佃农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祖辈没人识字。家族攒钱送他和兄弟去私塾读书,他脑子活,学得快,后来考进成都新式学堂,接触到西方进步思想,立下救国救民的志向。1909年他跑到云南,考进讲武堂学军事,毕业后投身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凭战功升到滇军旅长,月薪2000大洋,比北大校长蔡元培的600大洋高多了。按说这出身农家的小子已经光宗耀祖,可军阀混战、军队腐败让他看不下去,决心另找救国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朱德觉得这才是出路。1922年他扔下高官厚禄,跑到上海找共产党想入党,结果被陈独秀婉拒,说他旧军队背景得考察。他不死心,跑到德国、苏联学军事,读马列书,认识了周恩来,聊得投机,终于在周恩来引荐下加入共产党。从此,共产主义成了他一辈子的信仰。1926年回国,他投身大革命,先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干活,当军官教育团团长,后来还当过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凭着滇军老关系为革命铺路。 要说朱德打过啥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三河坝阻击战得提一嘴,虽然他不是主帅,但作用一点不小。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决定在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朱德提前回南昌,利用滇军老交情,拉拢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保安队加入起义,还摸清了敌军部署。起义当天,他负责稳住敌军团长,拖延时间,为起义争取先机。起义军两万多人,凌晨攻下南昌,成功打响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起义后,敌军反扑,起义军南下广东,朱德被派为先遣司令,带军官教育团开路。走到广东三河坝,起义军分兵,朱德带叶挺的25师约4000人留下断后,挡住追兵。敌军是蒋介石的嫡系钱大均部,两万多人,实力悬殊。25师苦战三天三夜,伤亡过半,朱德果断撤退,保存力量。撤退途中,主力部队在潮汕被打散,只剩200多人跑回来,起义军只剩2000来人,敌军却有四个师四万多人,形势危急。朱德站出来,改道江西南部,誓要保住革命火种。 最关键的是天心圩整编,队伍只剩800多人,军心涣散,逃兵一堆,连师长、党代表都跑了。朱德带着团参谋长王尔琢、指导员陈毅,站在土台上演讲,说革命虽然失败,但中国会有自己的1917年,愿意革命的跟他走,不愿的回家。大部分人被他稳住,留下来继续干。这支队伍后来上了井冈山,跟毛泽东会师,成了解放军的中坚力量,林彪、陈毅、粟裕都在里面。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朱德指挥红军以少胜多,重创敌军,保住根据地。他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成了红军游击战法宝。 为啥朱德能高居元帅之首?不是因为他独指挥了啥大仗,而是他在绝境里保住了革命火种。南昌起义失败,主力溃散,天心圩队伍差点散架,朱德靠信念和担当把人拢住,带着800多人坚持到井冈山。这份力挽狂澜的魄力,没几个人能比。加上他在滇军、苏联学的军事本事,指挥游击战有一套,红军能从山沟里杀出来,他功不可没。陈毅后来回忆,没朱德,这支队伍肯定垮了。 井冈山后,朱德当上红军总司令,跟毛泽东搭档,带领红军越打越强。长征路上,他指挥部队突破敌军封锁,强渡乌江、大渡河,帮红军杀出重围。1935年遵义会议,他支持毛泽东的领导,稳住军心。抗日战争中,他坐镇八路军总部,统筹115师、120师作战,组织百团大战,重创日军,为民族独立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里,他作为总司令,运筹帷幄,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都是当年天心圩那支队伍的后人,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军事基础。 1955年,朱德被授予元帅军衔,排在十大元帅第一位。这不光因为他资历老、战功多,更因为他在革命低谷时保住火种,展现了领袖风范。他的军事素养也硬,从讲武堂到苏联,学了十几年军事,指挥游击战、运动战样样在行。解放后,他担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为新中国建设操劳一生。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他留下的革命火种,早就烧成燎原之势,解放全中国,影响深远。
朱老总打过什么著名战役?为何能高居元帅之首? 朱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四川
寻墨阁本人
2025-07-21 16:13:5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