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贾跃亭资金链断裂,居然将122亿的烂摊子甩给乐视跑路,可是万万没想到,乐视如今不仅起死回生,在员工的管理下,成为行业内的一股清流,工资照发社保照不停,过着没老板、没996不内卷的神仙生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4年,贾跃亭创办了乐视网,他看准了当时网络视频内容的增长趋势,在盗版泛滥的年代,坚持购买正版版权,并通过版权分销的方式盈利,这种做法虽然成本高,但在当时显得很有前瞻性。 乐视网快速积累了大量用户,站稳了脚跟,随后几年,他带领乐视进入多个领域,包括影视制作、体育赛事、云服务、手机、电视等,把一个视频网站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互联网集团。 扩张带来了影响力,也带来了风险,大量投入和跨界扩张对资金的消耗极大,外部融资成为维持运转的唯一手段,乐视一度风光无限,但背后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 2017年,乐视资金链全面断裂,贾跃亭宣布辞去所有职位,并远赴美国,留下122亿的债务和一个陷入瘫痪的公司,合作方停止供货,投资人讨债,媒体聚焦,员工大量离职,公司像一艘失去方向的船,随时可能沉没。 在这种情况下,一小部分员工选择留下,他们没有等外界来救,也没有依赖新的领导,而是开始尝试自己管理公司,他们设立了一个由中层员工组成的委员会,每月开会讨论公司的实际问题,不再依赖单一决策者。 公司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老板,每位员工都有权利参与意见表达,平等讨论,部门之间加强合作,逐步形成了扁平的组织结构,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减少了内耗,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 他们利用公司手中还保有的版权资源继续创造收入,像《甄嬛传》《芈月传》这类电视剧的版权,每年仍然可以带来稳定的授权收入。 公司还将闲置的写字楼用于出租,获得一些现金流,用于支付员工薪资和维护日常运营。 同时,在宣传方面,他们别出心裁地将“欠122亿”写进APP图标,这种自嘲式的方式意外获得了大量关注,APP下载量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公司几乎没有额外投入,反而在互联网上积累了一波热度。 在内部管理上,员工开始主动反对加班文化,公司逐步推行四天半工作制,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正常的节奏下完成工作任务,没有强制打卡,没有领导催促加班,员工在群里公开抵制内卷。 这种健康的工作氛围获得广泛支持,公司也始终保障五险一金的全额缴纳,即使在最困难的阶段,乐视也没有拖欠员工福利。 到了2021年,公司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的平衡,年收入达到4.68亿元,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的平均年薪达到30万元,超过了很多互联网大厂,公司只有四百人,人员精简,但运作高效。 对比之下,贾跃亭在美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他创立的汽车项目法拉第未来经历多次高管更替,产品迟迟未量产,媒体频频报道他拖欠房租、失信投资人。 虽然曾有一段时间法拉第未来股价上涨,但缺乏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实际交付,导致信任迅速流失,他再也无法回到公众视野中的高位,而乐视的员工用实打实的努力撑起了公司最关键的一段时间。 很多人原以为乐视会就此倒下,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没有创始人,公司依然正常运转,甚至建立了更合理的管理结构。 员工们用行动证明,公司真正的核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愿意一起承担责任、共同面对问题的团队。 他们不靠豪言壮语,不搞高调宣传,而是把每一件事做实,把每一笔账算清,乐视的复苏不是靠奇迹,是靠制度和执行。 这段经历说明,当员工真正被信任,真正参与决策,他们会用行动创造价值,在动荡的行业环境中,不搞盲目扩张,不靠短期热点,而是专注自身优势,才是公司真正活下去的方式。 乐视选择留下来的那批人,用几年的时间,重新证明了一家公司的生存意义,他们没有依赖任何外部救世主,只靠自己,把一个几乎被放弃的企业,一步步从废墟中带了回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400多名员工过着没老板的神仙日子?乐视回应:基本属实
截至2025年3月三个月底,阿里少了7万员工,马云对钱真的没有概念。内部消息,
【80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