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一家医院内,林先生深夜匆匆赶来取药,然而,当他推开药房的门时,却意外发现值班护士小李正趴在桌上沉睡。林先生轻声叫醒小李,希望能尽快拿到所需药物。没想到,小李被唤醒后,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歉意,反而态度恶劣,甚至不耐烦地回怼道:不满意,你去投诉!这句话让林先生愣在原地,他没想到,作为医护人员,小李竟会如此对待急需帮助的患者。
(来源:猫头鹰视频)
林先生需要每天定时服用药物,这天凌晨,他突然感到一阵不适,急需取药缓解症状。于是,他裹紧外套,匆匆踏上了前往医院的路。
医院里灯火通明,但人影稀疏。林先生轻车熟路地来到药房门口,轻轻推开门。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愣住了。
药房里,值班护士小李正趴在桌上,睡得正香。林先生心里一紧,他明白,对于像他这样的患者来说,每一分钟都可能至关重要。
他轻轻咳了一声,试图唤醒小李。然而,小李似乎睡得很沉,没有丝毫反应。林先生只好加大音量,轻声喊道:护士,我要取药。
这一声终于惊醒了小李。她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然而,当看清是林先生后,她的表情却迅速变得不耐烦起来。
“干什么?大半夜的!”小李嘟囔着,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林先生愣了愣,他没想到小李会是这样的态度。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悦,耐心解释道:我急需取药,能帮我一下吗?
没想到,小李却一挥手,不耐烦地说道:那你去投诉!我现在没空理你。
林先生愣住了,他没想到会得到如此冷漠的回应。他强忍着心中的不满,解释道:我不是要投诉你,我只是需要取药。
但小李却像是没听见一样,转身继续趴在桌上,不再理会林先生。
林先生无奈,只能自己去找药。他翻找着药柜,心中却五味杂陈。他理解护士工作的辛苦,也明白连续值班可能会让人疲惫不堪,但他无法接受的是,作为医护人员,竟然对患者如此冷漠。
这件事很快在医院里传开了,有网友表示理解小李的疲惫,认为她可能只是情绪失控;也有网友认为,作为医护人员,小李的行为严重失职,应该受到惩罚。
而医院方面,也迅速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原来,小李已经连续值了15个小时的班,中间几乎没有休息。她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但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最近情绪一直很低落。
医院的管理层对此事表示重视,他们承认在排班制度上存在疏漏,并承诺会加强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同时,他们也对小李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安排她休息调整。
那么,以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呢?
1,从林先生的角度来看,他作为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享有获得及时、有效医疗服务的权利。
当他凌晨前往药房取药时,却遭遇了护士小李的冷漠对待,还被建议去投诉。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医院对患者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承诺,构成了一种违约行为。
林先生有权要求医院对此进行合理解释,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从小李的角度来看,她作为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然而,由于连续值班时间过长,小李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导致她无法以正常的态度对待患者。
虽然她的行为可以部分归因于疲劳和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专业责任的理由。医护人员应当展现出高度的职业素养和同情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
3,那么,小李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呢?
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应当遵循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权利的规定。
虽然《劳动法》没有具体规定医疗行业的工时制度,但医疗机构应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上限,并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
小李连续值班15小时,显然超出了常规的工作时长,这可能违反了《劳动法》中关于合理工作时间和休息权利的规定。
此外,小李的冷漠态度还可能构成对医疗服务合同的违约。医疗服务合同是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合同关系,医院承诺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当小李以不友好的方式回应患者的取药需求时,实际上是对这份隐含合同的一种违约行为。患者有权要求医院承担违约责任,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对于医院而言,他们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有责任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权利得到保障。
医院应当重新审视并调整其排班制度,以确保符合法律规定,保障员工健康和患者权益。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如果林先生选择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可以向医院提出投诉,并要求医院对此事进行调查和处理。
如果医院未能给出满意的答复,林先生还可以申请调解或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林先生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医院存在违约行为,并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每个人都应当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以高度的职业素养和同情心对待他人,也应当给予他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众生颠倒
患者家属提出正常需求,竟然怒斥家属,甚至叫别人自己去找!要知道家属可没有专业能力!一旦找错药或者用错量很可能对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结果这个护士竟然不道歉,只是安排回家休息,这种处理结果对得起患者和家属吗?至于值班15个小时,那是医院内部的问题!这个护士觉得不合理应该找医院,而不是发泄给患者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