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美国彻底慌了! 2025年11月6日,中国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了40亿美元绿色债券,没有召开发布会,也没有提前让媒体报道,结果认购金额达到1182亿美元,相当于发行量的30倍,其中三年期利率为3.646%,五年期利率为3.787%,这些利率比美国国债还要低,这表明资金是主动流入的,而不是依靠政府推动。 这个数字太震撼了!30倍的超额认购,1182亿美元的资金追捧,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全靠硬实力说话,这在国际债券市场上都是罕见的盛况。 要知道,同期美国3年期国债收益率还稳定在3.50%,表面看略低,但美债总规模已突破38万亿美元,还在不断超发,违约风险让全球投资者提心吊胆。 中国绿色债券就不一样了,募集资金全投在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这些实打实的绿色项目上,一年能减排40多万吨二氧化碳,既安全又有环保价值。 标普早就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展望“稳定”,这份认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基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债务管控的实效。 国际投资者心里跟明镜似的,把钱投给中国,就是看中了咱们经济的稳定性,看中了绿色产业的光明前景,这是用真金白银投票。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这次成为发行地意义重大,中金国际、中国银河国际还推出了CGT-ESG债券组合,让资金流向更透明,杜绝“漂绿”乱象。 再看看国内,绿色电力行业巨头云集,中国神华、长江电力等企业总市值动辄数千亿,强大的产业基础给绿色债券筑牢了根基。 美国之前总靠着国债吸引全球资金,现在中国绿色债券异军突起,利率更低、更安全、更有前景,等于断了他们的“吸金路”,能不慌吗? 5月份的时候,20年期美债发行就遭遇“发飞”,发行利率高于预期,遭市场抛售,30年期中美利差一度逼近历史高点,早就显露颓势。 反观中国,今年4月在伦敦发行的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也获得了6.9倍的超额认购,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青睐显而易见。 截至今年9月,全国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突破4171亿,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绿色金融发展势头之猛,让世界瞩目。 这不是偶然的成功,而是中国多年来坚持绿色发展、稳健经营的必然结果,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模式的高度认可。 那些曾经只盯着美债的主权基金、保险公司,现在纷纷转向中国,说明全球资金的流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美国所谓的“金融霸权”正在被打破,不是靠武力施压,而是靠更优质的资产、更稳健的信用、更光明的前景,这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早已跃居全球首位,和绿色信贷一起构成了绿色金融的主渠道,为“双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这次40亿美元绿色债券的火爆发行,只是一个缩影,它告诉世界,谁能提供更安全、更有价值的投资选择,资金就会流向谁。 美国如果还抱着超发国债、转嫁风险的老路子不放,只会越来越被全球投资者抛弃,毕竟没人愿意拿着辛苦钱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不仅能造福自身,还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选择,这就是大国担当。 全球资金主动流入中国,不是因为我们刻意招揽,而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让资金看到了安全感和成长性,这是任何宣传都换不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