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没想到稀土这张牌会变得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警告:“如果中国了解到它

没想到稀土这张牌会变得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警告:“如果中国了解到它对稀土的控制是一张王牌,它可以用稀土从其他西方国家要求任何它想要的东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稀土企业以每公斤不足5美元的价格向全球倾销初级产品,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矿石被粗放开采后,经简单加工便运往海外。当时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凭借技术优势占据全球高端市场,日本企业则垄断着磁材加工环节。 转折发生在1990年代。中科院徐光宪院士团队突破串级萃取技术,将稀土分离纯度提升至99.99%,这项被西方封锁三十年的技术,使中国精炼成本降至美国的1/3。 当美国因环保法规关停芒廷帕斯矿时,中国已悄然构建起从采矿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2010年包头稀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占全球85%,而美国军工企业所需的钐钴磁铁90%依赖中国供应。 F-35战斗机的生产清单揭示着残酷现实:每架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其中钐钴磁铁控制着发动机燃油泵的精准运转,钕铁硼磁体则支撑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信号处理。 当中国在2025年10月收紧钐元素出口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生产线立即陷入混乱——库存仅够维持两周生产,而重新建立磁体加工厂需要至少五年时间。 这种依赖在海军装备领域更为致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SPY-1D雷达需要2吨钕铁硼永磁体,潜艇声呐系统的稀土换能器精度直接取决于铽元素的供应。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模拟推演显示,若中国完全停止稀土出口,美军70%的主战装备将在18个月内停产。这种脆弱性在2025年10月9日中国发布出口管制公告后暴露无遗:特朗普政府在48小时内威胁加征100%关税,财政部长贝森特则紧急启动战略储备库清查。 中国稀土产业的真正优势不在储量而在技术体系。江西赣州的中科院稀土研究所内,第三代激光选矿机可将矿石回收率提升至98%,而美国同类设备仅能达到75%。 在包头稀土高新区,盛和资源开发的闭环回收系统能从废旧电机中提取99.5%的纯钕,这项技术使中国稀土利用率达到美国的3倍。 专利数据更具说服力:截至2025年,中国持有稀土相关专利12.4万件,是美国的27倍。当美国试图重启芒廷帕斯矿时,发现必须将矿石运往中国进行酸浸处理——因为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而新建同等规模工厂需要投入200亿美元和十年周期。这种技术代差使得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即便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其轻稀土产品仍需通过中国中转加工。 2025年10月的管控措施具有双重战略意义。工信部新规将进口稀土矿纳入配额管理,同时通过《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限制18项关键技术出口。这种“资源+技术”的双重管控,使美国重建产业链的成本从预估的800亿美元飙升至1500亿美元。 观察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会发现中国正在重塑全球资源治理规则。当美国联合欧盟推动“稀土俱乐部”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在非洲、东南亚布局12个海外资源基地,形成“国内循环+海外补充”的供应体系。 这种战略调整使得全球稀土价格指数在管控公告发布后72小时内上涨34%,而特斯拉、ASML等跨国企业不得不加速在中国建立磁材合资工厂。 这场资源争夺战远未结束。美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重稀土储量83%集中在中国南方,而这类元素是制造高精度导弹制导系统的必需材料。 当诺亚·史密斯的警告成为现实,世界或许需要重新思考:在21世纪的产业竞争中,究竟是技术垄断更持久,还是资源控制更有力?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可能将决定未来三十年的全球权力格局。 大家如何看待资源控制权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角色?中国稀土战略的升级又将如何影响全球产业链重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