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我军一名新兵在擦拭炮管时,发现对面美军基地有一个突兀的小山包,心痒之

陶陶讲史 2025-08-07 12:54:44

1951年,我军一名新兵在擦拭炮管时,发现对面美军基地有一个突兀的小山包,心痒之下朝对面开了一炮。连长知道他擅自开炮后,气的要关他的禁闭,而团长却给他记了个二等功。这是为啥?

这个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的孩子,因战火点燃了保家卫国的信念,瞒着父母报名参军,最终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传奇。

张典文的老家临湘县五里乡水畈村,是典型的贫困山村,1936年出生的他,童年历经日军侵袭,全家逃难、食不果腹的日子让他早早懂得“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1951年5月,征兵消息传到村里时,张典文不顾年龄不足,软磨硬泡让征兵干部破例将他收入队伍。

四个月新兵训练后,他被分配到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9团,成为一名炮兵。

初到朝鲜战场,张典文被安排到机炮连,负责擦拭炮筒、搬运弹药。

看着步兵战友冲锋陷阵,他心急如焚,多次申请调岗却总被拒绝。

班长苏清义训他:“炮兵是战场眼睛,打准了比冲锋更有用!”可年轻的张典文哪听得进去?

每天擦炮时,他总透过瞄准镜观察对面阵地,幻想自己亲手开炮杀敌。

后来在一次寻常的擦炮任务中,那天,张典文照例用望远镜侦查美军阵地,突然发现焦土中多出一顶绿色帐篷,周围人影晃动。

他心头一紧:这可能是敌人的指挥所或弹药库!热血冲头的他顾不得纪律,按照训练步骤装填炮弹,瞄准绿影扣动扳机,一声巨响后,美军阵地接连爆炸,火光映红半边天。

这一炮捅了马蜂窝,连长王进金火冒三丈冲过来:“谁让你擅自开炮?一颗穿甲弹值四两黄金!”

张典文吓得脸色惨白,哆嗦着交代经过,正当连长要关他禁闭时,团部传来消息:炮弹正中美军军火库,引发连环爆炸,摧毁大量弹药。

团长当即下令:“给这小子记二等功!”原来,张典文误打误撞端掉了美军补给点,为后续战斗扫清障碍。

功过不能相抵,张典文虽立功,仍被罚关禁闭15天,铁皮屋里,教导员苏福顺的话让他醍醐灌顶:“纪律是军队命根子,今天你立功是运气,明天乱开枪就可能害死战友!”

禁闭结束后,这个倔小子像换了个人,他不再闹着上前线,而是跟着班长苦练技术:白天测算风速、距离,晚上蒙着眼拆装炮栓。

三个月后,他竟能闭眼完成炮弹装填,成了连里有名的“快炮手”。

1951年9月,张典文调任92步炮连副班长,驻守马良山280高地,这里地势险要,是敌我必争之地。

一次战斗中,美军用重机枪压制我军,子弹打得阵地尘土飞扬,张典文一把推开装填手,吼着“我来!”2

4斤重的炮弹在他手里轻得像柴火,一分钟连装45发,炮管打得通红。

密集火力硬生生撕开敌军防线,步兵连趁机突袭,一举夺回阵地,战斗结束,战友才发现他手指被炮闩夹得血肉模糊,鲜血浸透裤腿。

这样的拼命三郎作风,让张典文从副班长一路升到炮兵连长,1952年秋季反击战,他带领连队创下“单炮一分钟45发”的战场神话;1953年夏,面对美军前后夹击,他带头唱军歌鼓舞士气,带着伤臂坚持战斗到胜利。

战争结束后,他本可留在部队享受荣誉,却主动回乡支援农村建设,在湖南老家修路筑渠,直到退休都鲜少提及战功。

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时,当地政府走访老兵,子女翻出泛黄的立功证书,这段尘封往事才被揭开。

如今,张典文的名字载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录》,而他擦炮管时“瞎蒙”的一炮,更成为军事教材里的经典案例——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哪怕是个“不守规矩”的新兵。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辉煌

辉煌

1
2025-08-07 14:23

致敬老英雄!

猜你喜欢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