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9岁的学生陆宜揣着手榴弹,混入戏院中,将其扔到日军指挥官小泉的椅子

陶陶讲史 2025-08-07 12:52:46

1940年,19岁的学生陆宜揣着手榴弹,混入戏院中,将其扔到日军指挥官小泉的椅子底下,一声爆炸后,陆宜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年秋天,日本兵顺着平汉铁路打进了正定县城,有个叫陆宜的半大孩子刚满十六岁,眼见着穿黄皮的鬼子扛着刺刀在街上横冲直撞,烧房子抢粮食,牲口棚里的老牛被捅得肠子流了一地。

这个半大小子攥着拳头站在村口,指甲掐进手心里都没觉着疼。

转过年开春,陆宜从家里翻出半截榆木杆子,偷偷摸摸在后院捣鼓了七八天。

等到下月初一,村里人瞧见他腰里别着两杆红缨枪,后背上还背着个木头削的弩弓,跟着大刀会的人往山里走。

这些庄稼汉白天在地里干活,半夜就摸到铁道边上,专挑落单的日本兵下手。

隔年陆宜进了县城的中学念书,有个同村的老乡托他捎带些纸笔。

这学生娃心眼实诚,不光帮着买了报纸铅笔,还趁着去医院看舅舅的工夫,把纱布药棉裹在裤腰里往外带。

谁知道没过半年,那个托他买东西的老乡被查出是共产党,叫人捆在村口枣树上活活打死了。

陆宜蹲在教室后头听说了这事,攥着课本的手指头直打颤。

后来县大队的陆三胖找上门,说是听说这孩子有门路弄药品,陆宜二话没说就应承下来,每个礼拜借着上学放学的空当,把消炎药片塞在书包夹层里,绷带卷藏在棉袄棉花里。

有回城门口查得特别严,这学生娃急得满头汗,按着联络人给的地址找到个拉粪车的长工。

俩人把药瓶子塞进冻得梆硬的粪块里,日本兵端着刺刀往粪车上捅,愣是没戳穿那层冰壳子。

要说最悬乎的还得数火车上那次,陆宜怀里揣着药包刚挤上车,就让巡逻的伪军逮了个正着。

眼瞅着要被押去宪兵队,火车头突然"咣当"晃悠着开动了,那个伪军揪着他耳朵往车厢后头拽,没想到值班的警卫竟是以前在村里打过照面的熟人。

药包算是保住了,可陆宜后背上冷汗把衣裳都湿透了。

1940年冬天,县大队给陆宜派了个要命的差事——弄死鬼子指挥官小泉。

这日本军官有个爱听戏的毛病,每逢初一十五准在戏园子包场。

陆宜揣着颗边区造的手榴弹混进场子,趁台上锣鼓敲得震天响,猫着腰蹭到前排座位底下,手榴弹引信"嗤嗤"冒烟的时候,他早顺着墙根溜出了后门。

城里的鬼子兵连着搜了三天三夜,家家户户的米缸都翻了个底朝天,可谁也没想到,那个扔手榴弹的愣头青正趴在学堂课桌上写作文呢。

要说可惜的是边区造的家伙不顶事,小泉那老鬼子被炸飞了帽子,腿上挂了点彩,到底没要了他的狗命。

那时候像陆宜这样的学生娃可不少,城里头三天两头就有学生举着旗子游行。

这些穿长衫的读书人也不怕宪兵队的狼狗,举着"还我河山"的标语满大街跑。

要说咱们中国人能挺过那八年,还真多亏了这些不要命的年轻人,他们有的连枪都没摸过,可就是敢豁出命去和鬼子汉奸斗。

0 阅读:131

猜你喜欢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