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丘吉尔虽活到91岁,但实际上他并不具备长寿条件,他嗜烟嗜酒如命酷爱抽雪茄

历史脑洞 2025-08-04 03:06:01

英国首相丘吉尔虽活到91岁,但实际上他并不具备长寿条件,他嗜烟嗜酒如命酷爱抽雪茄,一生至少抽了3吨烟还很少睡觉,就连去世时手里还夹着雪茄。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这老爷子,活了91岁。放在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都是妥妥的高寿。可要是看看他的生活习惯,估计任何一个健康APP都得当场宕机。 他这一辈子,据说抽了至少3吨重的雪茄。什么概念?就是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他酷爱哈瓦那雪茄,一天至少10根起步,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前,嘴里那根雪茄就没熄过火。为了能在万米高空继续吞云吐雾,他甚至专门发明了一种可以带雪茄的飞行氧气面罩。这瘾大到,简直是把生命置之度外了。 喝酒?那更是家常便饭。香槟、威士忌、白兰地,每天从午餐开始,一直喝到深夜。他自己有句名言:“我从酒中获得的好处,比酒从我这里获得的好处多得多。” 睡眠?不存在的。他出了名的精力旺盛,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睡上几个小时就又爬起来继续干。 抽烟、酗酒、熬夜,长寿的三大天敌,他全占了,而且是顶格“作死”。再加上他本身是个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性格还暴躁得像个火药桶。按理说,这种人,能活过60岁都算是老天开恩了。可他偏偏就活到了91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人会说,因为他乐观。这个答案没错,但太浅了。 丘吉尔的长寿秘诀,在我看来,不是什么玄学的“乐观”,而是一种极致的“精神力”,一种“拒绝内耗,全部外耗”的强大生存哲学。 现在很多人,身体没啥大毛病,但心里累,这就是“内耗”。为工作焦虑,为关系烦恼,为未来迷茫。这股劲儿没处使,就在身体里来回折腾,最后把人耗垮了。 丘吉尔这老头,一辈子就没内耗过。他有情绪吗?当然有,而且比谁都爆裂。但他从不憋着。 他是个贵族出身,但早年混得挺惨。考军校考了三次才考上。作为海军大臣,他一手策划的加里波利战役惨败,几十万士兵伤亡,他成了“加里波利的屠夫”,被千夫所指,被迫辞职,政治生涯跌入谷底。这要是换个人,估计得抑郁症了吧? 丘吉尔不。他转身就拿起画笔,跑到法国南部去画画。他把所有的愤懑、不甘和痛苦,全都宣泄在了画布上。他画画不是为了成为梵高,纯粹是为了“倒垃圾”,把心里的负能量排出去。后来,他还真画得不错,成了英国皇家美术院的荣誉院士。 这就是“外耗”。有火气,有郁闷,他不攻击自己,而是找个出口,把它变成一件具体的事,一个作品。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希特勒崛起,丘吉尔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声嘶力竭地警告英国和整个欧洲。结果呢?没人听他的。整个政坛都排挤他,说他是战争贩子,是个过气的老顽固。那十年,被称为他的“荒野岁月”。 这十年,他孤独吗?当然。但他没闲着,更没自怨自艾。他干嘛去了?他回到自己的查特韦尔庄园,开始写作。他写出了鸿篇巨著《世界危机》和《我的早年生活》。他把对世界局势的洞察,对历史的思考,全都付诸笔端。这不仅仅是打发时间,更是在积蓄能量,磨砺思想。 等到1940年,德国的铁蹄踏遍欧洲,英国危在旦夕,大家才想起那个被冷落了十年的老头。丘吉尔临危受命,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说:“我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他的“外耗”又升级了。从画画、写作,变成了直接跟法西斯硬刚。在伦敦被德国空军狂轰滥炸、最黑暗的日子里,有人发现,身为首相的丘吉尔,居然在地下指挥室里织毛衣。这画面听起来有点魔幻,但这不还是他那套逻辑吗?用一件需要专注和动手的小事,来对抗巨大的精神压力。 再把视线拉回到2025年的今天。去年,牛津大学老年学研究中心发布过一份有趣的追踪报告,他们发现,对于85岁以上的“超高龄老人”而言,强大的精神韧性和持续的社会参与感,其对寿命的正面影响,权重可能高于某些单一的生理指标。 丘吉尔就是这方面的顶级玩家。政治是他的主业,但写作、画画、演讲、砌墙、养猪……他把生活填得满满当当。这些爱好,对他来说,就像是精神世界的“雪茄”和“威士忌”,是用来提神醒脑、对抗虚无的。当一个人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创造和战斗中去时,他就没空生病,也没空老去。 丘吉尔一生,毁誉参半。他带领英国打赢了二战,是国家的英雄;但他也是个顽固的帝国主义者,极力反对殖民地独立,对甘地等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充满鄙夷。他拯救了英国,却在胜利后立刻被选民抛弃,输掉了1945年的大选。

0 阅读:0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