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反导系统真的有用吗?说句实话吧,就算是中国最先进的红旗反导系统,也不一定

修竹崽史册 2025-07-09 16:16:18

[作揖]反导系统真的有用吗?说句实话吧,就算是中国最先进的红旗反导系统,也不一定能拦住美国导弹,说白了,反导系统有用是有用,就是用处不太大,很难做到百分百拦截,就算是中国最牛的红旗9B,也没法百发百中。   美苏曾经专门签订过专门限制反导部署的军事条约,就是因为害怕反导稳固后会打破那种微妙的威慑平衡,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威胁模式的转变,这样的条约最终没能束缚住后来者的脚步,美国甚至直接退出了相关限制。   反导技术、装备的更新速度便大大加快,,不管是亚太、欧洲还是中东都有大量反导系统实际部署,成为防空网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要在敌方导弹起飞没多久时就发现目标,然后马上准确跟踪,接着还得识别导弹的类型,再由火控系统分配拦截弹、迅速发射,这一整套流程极为紧张,给人一种“生死时速”的压力感。   如今的进攻武器花样越来越多,各种高超音速导弹、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大量“小而精”的无人机,都逼着防空系统“多线作战”,还有一些导弹设计了分导弹头、诱饵弹甚至机动轨迹,专门来干扰和突破拦截,防空早就不是一件“目标单一”就能搞定的简单工程了。   战场上反导系统表现也会大打折扣,回头看看这两年最受关注的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场景就知道了,伊朗曾经向以色列发射过上百枚导弹加上大批无人机,属于典型的“饱和攻击”。   以色列的“铁穹”等多种防空系统虽然拦截了大量目标,减轻了毁灭性后果,但拦截终究难以做到一网打尽,还是有导弹突破雷区直接袭中目标,这种情况并不是哪个国家独有,不管是美国、俄罗斯还是近年防空能力大提升的中国。   在多目标饱和攻击下都很难实现那个理想中的全都拦住的数据,反导能力再强面对数量上的极限挑战,多数时候只能做到大部分拦截,而不是完美无缺的“金钟罩”。   反导装备再怎么进步,也总得面对经济承受能力的天花板,单颗拦截导弹的成本动辄数百万美元,和进攻端采用的廉价火箭弹、无人机一比,单位消耗高得惊人,如果进攻方不计成本连环发起密集攻击,对手只会“花小钱赚大效果”,逼得防守方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反复权衡。   美国自家地面中段防御系统,几十年来已经投资数百亿美元,但依然逃不开“太烧钱、遮盖面有限效果非绝对”的争议,反导系统进化到最后,技术越来越高,但维护、补充弹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到底能不能拼得起全看钱包厚不厚。   全球主流的防空方法开始推崇多层次布局,就是远中近不同段位组合,谁都不敢全部指望单一型号,中国的红旗系列阵地系统就是典型例子,红旗9B已经把探测距离、携弹数量做了很大提升,最大限度补齐了防区缺口。   最新一代国产雷达甚至能一次锁定十几枚弹道导弹,进行批量抗击,说明技术系统确实有追赶世界领先步伐的能力,不过大家都清楚,实验场和实战环境总归不同,真实战场面对对手的多波次变向、电子干扰等复杂手段,光靠一次性“全拦成功”的理想测试远远不够。   反导系统本身已经超越了一件单独的武器,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科技能力和战略思考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人工智能、卫星侦察、协同指挥等前沿科技的加入。   反导布局肯定还会变得更智能、互联,也可能逐步探索到更具性价比的新方案,但有一个底线是不会变的。   只要导弹和无人机还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空中防御这盘棋就不可能停下脚步,反导系统或许不是绝对的保障,却会继续作为现代战争体系不可分割的防线,为安全博弈撑起一道重要屏障。 信息来源:新科报  

0 阅读:171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71

用户17xxx71

1
2025-07-09 18:49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