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太大了,西方都淘汰了,我国却还在发展!”这些年,总有人质疑风力发电,有一点

修竹崽史册 2025-07-09 11:16:02

“污染太大了,西方都淘汰了,我国却还在发展!”这些年,总有人质疑风力发电,有一点被他们说中了,风力发电对西方来说,的确有污染。   风力发电确实不是那种彻底“零污染”的技术,平时讲风能对环境好,指的是它发电时没有排放二氧化碳,也不释放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但这不代表风电整体对环境没有影响。   现在主流风机叶片多是玻璃纤维、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材料本身很难回收,叶片服役20多年后,如何处理成了全球性的难题。   过去很多国家,包括欧美,主要是填埋处理,成百上千吨的废旧叶片放进垃圾场,自然消解要几百年。   最近几年,无论美国、加拿大还是欧洲,回收叶片的技术在不断进步,有企业通过机械粉碎再利用、有的用化学处理回收原材料,还有的把叶片作为水泥制造原料加入循环。   虽然还不能实现百分百闭环,但进展很快,比如有的公司已经可以把风机叶片中的玻璃纤维纯度回收到几乎百分之百,材料层面的创新和产业链的回收利用正在逐步缓解这个难题。   和煤电相比,风电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只有煤炭的零头,也正是靠这种差距,欧美国家能够切实降低整体碳排放,可见风电不是“零害”,但却是减污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中国为什么持续推进风电,正是看准了这个净收益,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实现低碳转型的压力很大,风电、光伏一类的绿电规模越大,越能大幅替代电网中的煤电比重。   过去十年中国风电的累计碳减排量已相当可观,成为全球绿色转型最关键的贡献者之一,与此同时,在设备国产化、风机制造、智能化管理、储能配套等方向也确实进步明显,比如国内风机制造能力全球领先,成本优势和出口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也在同步推进废叶片的回收利用,比如将退役风机叶片切割加工为建材板材、停车棚、道路结构元件等,无论是节约空间还是减少环境压力,步伐并不落后于欧美先进经验。   每种能源都有自身痼疾,当年煤和天然气发电被大规模利用时,也没少被抱怨带来的环境破坏,但全球能源大转型的本质目标,是尽可能用最小的附带伤害,换最大范围的净环保收益。   风能自身存在材料、生态、消纳等“短板”,需要技术升级、法律完善、产业链联动来解决,可如果仅仅因为短板,就否认风电的发展价值,最终可能只会让绿色转型失速,反倒让环境压力进一步攀升。   面对风电带来的新污染和新挑战,更有意义的讨论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将污染和生态影响降到最低,作为新能源赛道的重要力量,风力发电还远远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西方的脚步也从未停下。

0 阅读:7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