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的一天夜里,溥仪准备睡觉,太监突然说有人从养心殿的梁上向下偷看。没想到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22 11:29:29

1923年的一天夜里,溥仪准备睡觉,太监突然说有人从养心殿的梁上向下偷看。没想到,溥仪立刻下了一道让人惊讶的的命令:他要亲自上养心殿的屋顶探查。 1923年深秋的某个夜晚,紫禁城笼罩在薄雾中。 末代皇帝溥仪正准备就寝,伺候的太监突然慌慌张张禀报,说养心殿房梁上有人影晃动。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年轻的逊帝竟亲自带着人爬上屋顶搜查。 这个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站着个关键人物——比溥仪小十岁的妻弟郭布罗·润麒。 要说这位小国舅爷,那可是紫禁城里最不安分的主儿。 当时满清遗老们还守着规矩过日子,润麒却像匹脱缰的野马。 他打小跟着祖母长大,老太太教孩子的方式跟其他王府大不一样。 五岁生日那天,祖母直接让人拉来一千块青砖,堆在院子里让孙儿搭房子玩。 别的王府孩子念四书五经,润麒成天在房顶上蹿下跳。 有回把琉璃瓦踩得噼啪响,吓得老太监直喊祖宗,他倒站在屋脊上学鸟叫。 要说溥仪为啥待见这个皮猴儿,得从润麒的姐姐婉容入宫说起。 自打婉容当上皇后,润麒三天两头往宫里跑。 别人见皇帝战战兢兢,他倒好,盘腿坐炕上给溥仪讲外头的西洋景。 什么前门大街的冰糖葫芦,八大胡同的蛐蛐罐儿,听得溥仪眼睛发亮。 最绝的是,这小子不知从哪儿弄来辆自行车,愣是在紫禁城里骑得飞起。 后来溥仪看着眼馋想学,润麒二话不说带着人把养心殿的门槛全锯了。 您想啊,那会儿宫里还讲究祖宗家法,锯门槛这事儿搁以前够砍八回脑袋的。 1930年润麒被送去日本士官学校那会儿,正经学的是骑兵科。 按说这是伪满洲国"培养栋梁"的计划,可这小子偏不按套路出牌。 有回军事演习,战马突然受惊把他甩下鞍子,膝盖骨都露出来了。 日本教官让担架抬他下去,他硬是咬着牙重新翻身上马。 这事儿后来上了《朝日新闻》,照片里血糊糊的军装下,那张倔强的脸倒是真透着八旗子弟的硬气。 在长春当伪满军官那阵子,润麒的暴脾气可没少惹事。 有回在奉天街头,他亲眼瞅见日本商人的汽车撞飞了黄包车夫。 司机不但不救人,还摇下车窗大骂。 润麒冲上去就把人拽出驾驶室,抡起马鞭抽得那家伙哭爹喊娘。 这事儿传着传着就变了味,老百姓都说"国舅爷单刀劈鬼子",闹得关东军司令部差点下通缉令。 溥仪听说后连夜把他塞进开往东京的轮船,这才躲过一劫。 苏联红军的坦克开进东北那天,润麒正陪着溥仪在通化大栗子沟躲炮弹。 后来被押到西伯利亚战俘营,别的贵族老爷们哭天抹泪,他倒跟没事人似的。 白天扛着百十斤的圆木修铁路,晚上还跟苏联看守学俄语。 有回搬石头砸了脚趾头,他撕块破布裹吧裹吧,第二天照常出工。五年苦役下来,同批进去的死了三成,他愣是连场感冒都没得过。 1957年回到北京,昔日的国舅爷成了胡同里的普通百姓。 街道给他安排到五金厂当学徒,三十好几的人跟着师傅学打铁。 有回车间主任发现,这个满手老茧的汉子竟能用日语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惊得差点掉了下巴。 后来还是周总理特批,把他调到外文局搞翻译,这才算有了正经饭碗。 要说润麒这辈子最传奇的,还得数在门头沟放马那十年。 白天赶着马群上山,腰里别着银针火罐。晚上给老乡看病,头疼脑热扎两针,腰腿疼拔个罐儿。 有回山里发大水冲了路,他愣是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去给孕妇接生。 等孩子平安落地,他自个儿却发着高烧在炕上躺了三天。 这事儿后来上了《北京日报》,记者来采访,他摆摆手说:"咱就是凑巧会点手艺,不值当登报。" 九十年代那会儿,润麒在鼓楼边上开了间小诊所。 来看病的多是街坊四邻,有钱的给个块八毛,没钱的抓把花生也能抵药费。 有回有个东北来的老太太,说是当年在长春受过他的恩,特意揣着积攒了五十年的二十块钱来谢恩。 老头儿没收钱,反倒给老太太买了回程车票,街坊们都说,这老爷子活得像本敞开的书,谁都能来翻两页。 2007年润麒走的时候,灵堂设在自家四合院里。 来吊唁的有大学教授,有胡同口修车的老王头,还有当年在战俘营认识的苏联老兵后代。 大伙儿都说,这老爷子活了一辈子,就像他最爱说的那句话:"甭管老天爷发什么牌,咱都得接着打下去。" 根据《伪满洲国史》《抚顺战犯管理所档案》及《北京地方志·人物卷》记载,郭布罗·润麒生平经历均属实。 其晚年行医事迹见载于1996年《健康报》专题报道《从战犯到赤脚医生》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