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消息,在全球AI 基础设施扩建浪潮之下,对于存储器的需求已经远超当前的供应能力,这不仅导致了DRAM、NAND Flash等存储芯片短缺、价格大涨,就连传统的机械硬盘(HDD)的供应也严重短缺。据DigiTimes 报道称,目前企业级 HDD 的交货周期已经延长到了2年。
目前全球95%的数据储存仍依赖HDD。 HDD产业在经历两年前疫情后的库存伤害后,经营模式已转为 “依订单生产”,并要求客户签订多年度合约及承诺性采购订单(PO)。 目前高容量 HDD 的交期已达一两年。 而HDD制造商对产能扩张保持克制,仅计划将资本支出每年增加约5%,更多依赖技术提升来增加磁盘密度,而非增加单位产量。
总体来说,HDD供应链高度集中,主要关键组件供应商仅两到三家,他们因过去的教训也未进行扩产,导致Nearline HDD的供应结构性受限。 目前 HDD 制造商营收成长主要归功于涨价,而非单位销量的大幅增加。
因此,随着AI 推理应用大爆发,面对庞大的数据量的存储需求,HDD的供应早已经是难以满足客户需求,这也推动了高性能、大容量SSD 需求迅速攀升,其中以QLC NAND Flash SSD 增长最为显著。因为,相较于TLC 架构,QLC 具备更高密度与成本效益,相比HDD能在短期内稳定供应大容量需求。
目前,多家北美与中国云端业者近期已大量采购基于QLC NAND Flash的SSD,主要作为替代HDD的“冷数据”和次级备份存储方案。但是由于当前NAND Flash本身就比较短缺,这种来自HDD的需求转变,反过来也推动了NAND Flash的供应短缺的加剧。
据部分渠道商透露,目前主要NAND Flash 原厂的产能几乎已被预订至2026 年,今年第四季SSD 报价恐将进一步上涨。
另外,据日媒报道,由于库存有限,日本秋叶原的几家电脑商店已开始限制HDD、NAND Flash和DRAM模块的销售。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