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市正式改口服软!石破茂反问:没有中国,日本还能继续存在吗? 11月26日,

高市正式改口服软!石破茂反问:没有中国,日本还能继续存在吗? 11月26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终于松口,通过共同社放出缓和信号,说日本不会认定台岛的法律地位,还愿意和中国对话建良好关系。这和11天前她喊着“台海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的强硬表态比起来,简直是180度大转弯,这场闹了19天的外交风波才算有了点转机。 高市早苗之前可不是这样,她把台海问题当成捞政治资本的工具,在国内国外到处炒作,一会儿指责中国,一会儿给“台独”撑腰,想着靠极端言论吸引支持。可她没料到,硬抗的代价来得这么快。中国游客直接放弃了赴日计划,东京、大阪的免税店、旅游大巴都闲了下来,不少从业者等着失业;中国企业也暂停了在日投资,一些本来要落地的科技合作项目全泡汤了,日本经济界急得直跺脚,行业协会纷纷呼吁政府赶紧改善关系。 就在高市改口的同一天,前首相石破茂在东京的演讲里抛出了个尖锐问题:“没有中国,日本根本不可能存在!”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石破茂当过首相,1979年就访过华,亲眼看着中日关系一步步发展,他最清楚两国绑得有多紧。他直接点破,高市那套强硬说辞就是为了选举,根本没考虑日本的长远利益。 石破茂在演讲里摆了一堆实在数据,2024年中日贸易额有35.2万亿日元,中国连续15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名古屋的汽车零件厂80%的原材料靠中国供应,断了货工厂就得停工;日本超市里60%以上的进口蔬菜来自中国,冬天的大葱、大蒜全靠山东、云南供应,没了这些,日本人的餐桌都得变样。更关键的是稀土,日本高科技产业离不开这东西,而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都在中国手里,丰田的发动机、索尼的摄像头,少了它根本造不出来。 医药方面更让人揪心,日本医院90%以上的抗生素原料都来自中国,本土产能连10%都不到。石破茂说,要是真跟中国闹僵,不仅工厂转不动,老百姓看病拿药都成问题,这可不是小事,是关乎民生的大事。20多家日本大企业早就发过声明,敦促政府保持中日关系稳定,500多家中小企业也跟着签名,他们比政客更明白,饭碗不能随便赌。 其实中日之间的牵绊早就刻在骨子里了。隋唐时期,日本遣唐使一次次来长安学习,把中国的制度、文字、建筑带回去,才有了后来的大化改新;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医药、建筑技术,至今被日本人感念。到了现代,这种相互依存更深了,丰田在华销量占全球35%,中国的锂电池、电子零件也大量返销日本,东海天然气田的合作还能满足两国部分能源需求。 高市早苗的改口,说白了就是被现实打醒了。她之前的强硬没换来任何好处,反而让日本经济受了重创。石破茂的反问,更像是给日本政坛敲了警钟:在全球化时代,靠制造对立谋取私利,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日一衣带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过的道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