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到做到!”特朗普重申关税平息印巴争端,印度媒体不耐烦:这话听了六十多遍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公开宣称,其任内推行的“关税策略”成功调解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冲突,并将其视为一项重大外交成就。然而,这番言论迅速引发印度媒体强烈反弹。多家主流印媒指出,这已是他第六十余次重复类似论调,并批评其“夸大事实”“忽视地区问题的复杂性”。 关税作为“外交武器”?特朗普的自我标榜 特朗普在演讲中强调,通过对两国施压,并以加征关税为潜在筹码,“有效迫使印巴双方重回谈判桌”。他延续一贯的强硬口吻,称“只有经济手段才能解决政治争端”,并暗示当前美国政府缺乏同类魄力。这一论述虽在美国国内部分支持者中引起共鸣,却在南亚地区遭遇质疑。 印度媒体:厌倦与反驳 印度媒体迅速作出回应,列举自2019年以来特朗普在不同场合六十余次提及“以关税解决印巴问题”,直指其“不断重复陈旧叙事,试图强化个人政治形象”。《印度时报》更援引外交学者观点称,印巴冲突根源涉及历史、领土与宗教,绝非单一经济手段所能化解。报道进一步指出,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印关税措施实际对印度部分产业造成冲击,所谓“调停”更多是“基于美国利益的单边行动”。 区域问题,谁有发言权?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屡次将复杂地缘矛盾简化为“关税解决方案”,折射出其对南亚局势的简化认知。而印度媒体的集体不满,既是对其“邀功式外交”的厌倦,也反映印度作为区域大国,对外部干预日益敏感。有评论称:“真正的冲突缓解,依靠的是区域内国家的持续对话与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建立信任措施),而非远隔重洋的经济威慑。” 结语 一场围绕“关税能否平息地区冲突”的争论,背后是大国叙事与地方真实诉求的碰撞。特朗普的再次表态,不仅未能赢得预期中的认可,反而成为印度媒体集体反驳的契机。在国际关系日趋多极化的今天,简单化的“强权解决方案”愈发难以服众,而地区自主性与复杂性,正愈发成为外交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