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算是看明白了,有些事儿啊,真是不到最后一步,你都不知道那根救命稻草其实是根绞索

我算是看明白了,有些事儿啊,真是不到最后一步,你都不知道那根救命稻草其实是根绞索。 就说德国吧。 以前一提起德国,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都是啥?严谨、工业强国、欧洲发动机……感觉就是个浑身肌肉、从不出错的优等生。 现在呢?这优等生发高烧了,浑身哆嗦,病根儿就一根管子——北溪。 这管子以前对德国来说,哪是天然气管道啊,简直就是插在身上的“续命管”。俄罗斯老大哥那边便宜又管够的气,顺着这管子“噗噗”地往德国工厂里送。 你想想,宝马的流水线,巴斯夫的反应罐,哪个不是靠着这口便宜气儿才活得那么滋润?成本低,东西就好卖,德国制造的“性价比”神话,一半是工程师的脑子,另一半就是这管子里的气。 那会儿的德国,小日子过得多舒坦。默克尔大妈掌舵,跟俄罗斯关系处得也还行,工业产值占GDP老大一块,大家都有班上,有钱赚。 所有人都觉得,这买卖,稳了。 结果呢? 现在这根“续命管”一断,德国的工业命脉直接就给抽筋了。 以前觉得是铁饭碗,现在才发现,是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了邻居家一个看似坚固的篮子里。结果邻居家院里打起来了,篮子也给你掀了。 傻眼了吧? 那些工业巨头最先扛不住,巴斯夫扭头就把厂子搬美国去了,那边页岩气便宜啊,资本家又不傻,哪儿有肉吃往哪儿钻。 德国自己也急了,拼命搞什么风电、太阳能。想法是好的,可现实挺打脸的。大冬天的,德国本来就没几个太阳,那点太阳能板发的电,工厂里的灯都点不亮。风电呢?好不容易在犄角旮旯建好了,电网跟不上,送不到最需要电的工业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更要命的是,产业链这东西,是会长腿跑的。大企业跑了,中小企业也往匈牙利这种电价、气价便宜的地方挪。 再这么下去,德国丢掉的可能不只是几个订单、几个工厂,而是几十年攒下来的“工业话语权”。 老人家基辛格早就说了,这牌局里,最先倒霉的不是别人,就是德国。现在看,真是一句话点透了。 能源,才是一个工业国家的命。 这跟我们普通人过日子一个道理,你总觉得现在的工作稳定、收入还行,就月月光,一点风险储备没有。等哪天公司裁员,房贷车贷压过来,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裸泳。 德国今天这场高烧,给全世界都提了个醒: 永远别把身家性命,押在任何一个你无法完全掌控的东西上。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