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乌同日官宣战报,无人机攻防战打得热闹,真假难辨? 11月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

俄乌同日官宣战报,无人机攻防战打得热闹,真假难辨? 11月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相继发布战报,两军围绕无人机的攻防战展开你来我往的口水战。 据俄媒报道, 乌军在11月5日凌晨对俄军位于顿涅茨克附近的无人机基地实施了成功打击,俄军此地无人机部队在此次袭击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无人机损失惨重。 俄军通报称, 在11月6日凌晨也成功拦截了乌军对俄境内发动的无人机袭击,称击落了乌军75架无人机,其中49架落在伏尔加格勒州境内。 有意思的是, 此次乌军被俄军称为“群体性”攻击的无人机型号引发外界关注。 据了解,乌军的FP-1型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可达1600公里,可以说是“闯”到了俄国腹地,而该型无人机生产线每天可以造100架。 而科斯特罗马火电厂是俄罗斯第三大火电厂,刚刚遭到无人机攻击。 目前俄乌双方在战区的无人机数量加起来上千架,频繁出动,造成大量伤亡,其中不少伤亡是发生在普通百姓身上的。 可见无人机数量的多少,对战场上伤亡人数的影响很大。 双方谁都不知道对方真实掌握了多少无人机。无人机制造能力和情报准确性,也将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其实现在双方年产无人机都快到五百万架了,这仗打的就是谁造得快、耗得起,纯粹是拼家底的消耗战。 而且乌军无人机能飞这么远, 背后少不了别人给的零件和技术,不然单靠自己,哪能这么快折腾出生产线。 再看俄军拦截虽多, 可架不住乌军无人机跟“苍蝇”似的成群来,电子干扰和防空炮都快忙不过来了。 说来说去,无人机再厉害, 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能源被炸、家园被毁,再热闹的攻防战,也换不回安稳日子,早点停火才是正经事。 总结一下 一边说炸了基地,一边说拦了七十多架,两边各说各的,这战场信息比菜市场砍价还热闹,谁真谁假难分辨。 ​ 现在打仗全靠无人机“拼数量”,造得快不如拦得多,可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人家,真心希望这仗别再打了 不管是谁胜谁负,都希望这场战争尽快结束,百姓少受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