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5年度“胡润百富榜”发布,这是胡润研究院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27次发布榜单。
榜单显示,今年共有143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比去年增加31%(340位)。其中,1210位居住在中国内地(分布于138个城市),194位居住在港澳台地区(香港99位、台湾95位),另有30位居住在中国以外(美国、新加坡各13位,英国、迪拜、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各1位)。
上榜企业家总财富近30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2%(9万亿元)。1198位企业家财富比去年增长,其中包括376位新人;276位企业家财富缩水或保持不变,其中38位落榜。上榜企业家平均年龄60岁,比去年年轻一岁。
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出乎很多人意料,今年胡润百富榜总人数几乎达到历史新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股市的大幅回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都比去年同期上涨了四五成。科技领域新面孔的涌现、出口市场的增长,也为上榜人数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上榜企业家人数比去年增长三成,达到1400多位,与2021年的历史高峰基本持平。”
“尽管当前经济感受偏冷,但上榜企业家的财富却增长显著,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财富主要绑定企业价值,而企业价值反映了企业未来创造利润的能力。过去一年,投资者意识到很多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从而推动股价上行。这场价值重估的背后,是新质生产力、创新与研发实力、高效的管理能力,以及全球化竞争力,这些因素共同强化了企业的盈利预期。”
在今年1400多位上榜企业家中,有六成十年前都没在榜单上,新面孔主要来自工业产品、大健康和消费品行业,而落榜者主要来自房地产。胡润称,“2017和2018年,内地房地产商在胡润百富榜前100名中比例达到最高,有三成,现在只有龙湖的吴亚军一人。历史上,房地产商还当过首富:2007年,碧桂园的杨惠妍;2013、2015、2016年,万达的王健林;2017年,恒大的许家印。”
今年,新质生产力企业家集体浮出水面。百富榜前10名中有5人,前100名中有60%,都具备新质生产力特征,以宁德时代曾毓群、小米雷军、吉利李书福、比亚迪王传福、寒武纪陈天石为代表,他们深耕新能源、智能科技、高端制造核心赛道,凭借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
钟睒睒以5300亿元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并刷新了中国首富的财富纪录。
上榜企业家中,谁的社会影响力较大?胡润表示,“从流量来讲,小米的雷军无疑是‘顶流’,他个人拥有千万粉丝,其他还有新东方的俞敏洪、三六零的周鸿祎、京东的刘强东、吉利的李书福和长城汽车的魏建军等。我们发现,有不少企业家现在在做个人自媒体,省去了很多企业广告费。例如小米汽车最近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雷军个人自媒体的深度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