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儆猴,咱们开始动真格了!德国想买稀土,那就得先交出核心数据。 过去西方总拿技术压人,现在轮到中国掀桌子,用稀土这张牌让他们重新认识什么叫依赖,德国企业要想继续买稀土,就得先交核心数据,也就是供应链、客户名单、产品设计,嘴上喊“经济胁迫”,但手早就老实了。 其实这不过是历史的一次轮回,当年他们封锁我们的芯片、高端设备,谁又在乎我们的“安全关切”?如今中国只是学会了用同样的逻辑回应,稀土出口管制这步棋从一开始就不是临时起意,从法律到政策我们一步步铺好路,新版《矿产资源法》赋予国家对战略矿产的特别管控,稀土从开采到出口都有了约束,如今只要产品里含有中国稀土,就得遵守中国规则。 眼下欧洲尤其是德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要么乖乖配合交出数据保生产,要么就停产断供看工厂熄火,所谓的“独立供应链”计划只是想象,十年起步的投资周期、昂贵的环保成本、高昂的人工价格让他们根本没法和中国竞争,即便真能挖到矿,怎么分离、怎么提纯、怎么做出高性能磁材?这些工艺的诀窍全在中国手里,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壁垒如今反成了自己的短板。 这场“稀土风暴”是一场迟到的公平,当我们被“卡脖子”的时候他们习惯高谈自由市场,而当我们掌握主动他们就开始谈“胁迫”。 这不仅仅是一次贸易反制,更是中国在全球规则中的一次亮剑,以前全球标准都是他们定的,现在中国的规矩也要写进产业链里,从“被动合规”到“规则制定”,这是权力的迁移,我们不再是资源出口国的附庸,而是能决定节奏的主角。 当然,稀土不是万能的,但它是一声信号,中国不再是那个被动的“供应国”,而是能让世界停下脚步思考的国家,西方要学会适应这个由中国参与制定规则的新世界。 这一次中国动真格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重新定义赢家的标准,真正的公平从来只存在于实力相当的对话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