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什么美军航空母舰的舰长只是上校军衔?因为舰长说白了就是个开船的,开不开炮舰长说

为什么美军航空母舰的舰长只是上校军衔?因为舰长说白了就是个开船的,开不开炮舰长说了不算,指挥权小到离谱。 美军航母舰长挂上校军衔,根源就在于军队里早把“管船”和“打仗”的活儿拆得明白。舰长就是航母这艘“移动城堡”的大管家,只管把船管好、设备维护好、人员调度顺,至于打不打仗、怎么打,那得听将军的,指挥权确实小得很。 这种分工,是美军上世纪改革定下的规矩,把管建设的“军政”和管作战的“军令”彻底分开,就是怕一个人权力太大,既管船又管打仗,反而干不好事。 航母这玩意儿太复杂了,光船员就有五千多人,舰载机几十架,雷达、动力、拦阻索这些设备成千上万,能把这些理顺就够忙的了,哪还有精力琢磨怎么打仗。 1991年波斯湾发生的一件事,把这种分工体现得明白。当时美国航母正在巡航,一架F-14战斗机训练时突然雷达罩掉了,砸烂了座舱盖,飞行员右眼还瞎了。 接到消息后,舰长克洛斯上校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问“要不要打回去”,而是立刻调整航母航向,让船对准逆风方向——这是舰载机降落最关键的条件,还赶紧让医务室准备好,又派直升机等着送伤员。 从头到尾,克洛斯上校只干了“管船”的活儿:确保航母处于最佳迫降状态,保障船上人员和设备能配合救援。 至于这架战斗机为啥会出事故、后续训练要不要调整,那是航母打击群里的将军该考虑的事,轮不到他插嘴。 另外,就是航母出门作战的配置,根本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带着一群“小弟”组成打击群:1艘航母配1艘巡洋舰、四五艘驱逐舰,还有核潜艇和补给船。 这里面真正管打仗的是打击群司令,军衔至少是少将,他坐在巡洋舰的指挥中心里,盯着雷达屏幕调度所有军舰和飞机。 就比如遇到敌人导弹,是派舰载机拦截,还是让驱逐舰发射防空导弹,都是这位将军说了算。舰长只需要接到命令后,指挥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或降落,保证甲板上的调度不出乱子就行。 还有个很实际的原因,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是舰载机,但舰载机的作战指挥权也不在舰长手里。航母上的舰载机联队有自己的指挥官,归打击群司令管,舰长连舰载机训练计划都插不上手。 平时舰载机起飞前检查设备、清理跑道、调度起飞顺序,这些“杂活”是舰长的事;但起飞后去哪个空域巡逻、要不要攻击目标,全是将军和联队指挥官的指令。 有回“里根”号航母在西太平洋活动,舰载机频繁起飞拦截外机,舰长每天忙的是确保拦阻索没问题、燃油供应跟得上,至于拦截哪架外机、保持多远距离,他全程只能听指挥中心的消息。 这种分工看似舰长权力小,实则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要是让将军来当舰长,既得琢磨战局,又得操心船的动力系统坏没坏、船员吃没吃饱,两头都顾不好;反过来让上校去指挥打仗,他既没权限调动其他军舰,也没法掌握全局战况,肯定要出乱子。 就像当年冷战时,美军就吃过权力不分的亏,有艘航母舰长擅自下令舰载机起飞跟踪苏联军舰,差点引发冲突,后来才更坚定了“管船归上校、打仗归将军”的规矩。 现在的美军航母舰长,每天的工作清单里全是“管船”的事:检查甲板有没有裂缝、拦阻索张力够不够、核反应堆运行正常不、船员的训练达标没,偶尔还要处理突发状况,就比如台风来了怎么调整航线、设备坏了怎么紧急维修。 至于开不开炮、放不放导弹、派不派飞机,这些“大主意”轮不到他拿,自有将军们在后方盯着全局做决定。 这样一来,上校能专心把船管得妥帖,将军能集中精力打好仗,既不会出权力扎堆的乱子,每个人的本事也都能用上,这就是为啥美军航母舰长只能是上校的门道。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