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巨型无人机首次试飞 外媒是这么报道的:翼展42米,超过了B21 咱先说说这尺寸有多厉害,42米的翼展,比美军最新的B21轰炸机还长2米,就这个头,在全世界能隐身的飞翼无人机里,绝对是目前最大的。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翅膀长点吗?那可就想简单了,这么大的个头,可不是随便把小无人机放大就行,这里面藏着太多技术门道。 这种没有尾巴的飞翼设计,本身就特别难搞,因为没有垂尾和方向舵,飞机飞起来跟走钢丝似的,控制不好就容易失稳。 当年美军B2轰炸机光调试这个飞行控制系统就花了近十年,现在咱这无人机能稳稳当当飞上天,说明咱在飞控算法和传感器技术上,绝对是捅破了关键的技术窗户纸,这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 再说说这无人机的硬实力,别看它是无人驾驶,能耐可大了去了。根据各方分析,它最大起飞重量能到50吨甚至80吨,机肚子里的弹舱能装15吨武器,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都能轻松塞进去。 动力方面大概率用的是涡扇-18发动机,这玩意儿靠谱、皮实,最适合长时间飞行,再加上飞翼布局本身省油的优势,航程轻松就能突破1万公里,作战半径能到5000公里往上。 这意味着从咱本土起飞,它的威慑力能直接覆盖到太平洋远地方的目标,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水平,完全是战略级别的装备。 有人猜这是无人版的轰炸机,也有人说它是侦察用的,其实更可能是多用途的,既能打仗又能侦察。 你想啊,它能隐身,能偷偷摸摸扎进敌方的防空网里执行危险任务,还不用担心里头飞行员的安危,这不就是天生的“敢死队”吗? 而且它还能跟歼-20配合,当歼-20的“外挂弹仓”,听歼-20指挥发射大型导弹,一下子就把空战的火力提上去了。 更厉害的是,它还能当隐身加油机、通信中继站,给其他战机撑场子,形成一个完整的远洋作战体系,这思路可比单纯造个轰炸机高级多了。 最让人提气的是,这还不是咱最大的无人机,之前卫星就拍到过另一款翼展52米的,快赶上美国B2轰炸机的尺寸了。 才一个月时间,从卫星拍到原型机到成功试飞,甚至还造出了不同细节的原型机,这迭代速度太惊人了,说明咱航空工业的底子已经非常厚了。 美国那边还在使劲儿推B21,计划买上百架撑场面,结果咱直接掏出个更大的无人版,难怪他们的军事网站连夜加班报道,这就是实力给的底气。 可能有人会问,这玩意儿跟轰20比咋样?其实没必要非得放一起比,这无人机本身就是咱远程打击体系里的重要一环,它的出现,标志着咱空军开始从“防御型”往“进攻型”转了。 以前咱远程打击主要靠轰-6改型,虽然也够用,但隐身性和航程载荷都有局限。现在有了这巨型隐身无人机,能在不冒人员伤亡风险的情况下深入敌后,还能撑起整个作战体系,这是质的飞跃。 说真的,这事儿越琢磨越提气,以前总听说美国的轰炸机多厉害,现在咱自己也能造出这么牛的装备,而且还搞出了无人化的新路子,这技术绝对是实打实的突破。 外界猜来猜去,但咱心里清楚,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硬功夫,不是靠嘴吹出来的。能这么快从原型机到试飞,还能不断迭代,说明咱的技术储备、制造能力都跟上了,以后肯定还有更厉害的家伙要出来。 总之,这无人机试飞成功可不是小事,它不光是个飞行器,更是咱国家航空实力、军事科技的活证明。42米翼展超B21,这数据亮眼,但更亮眼的是咱背后藏不住的硬实力,这才是最让人踏实的地方。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中国试飞大型飞翼隐身无人机 美媒:翼展超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