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10月9日商务部对光刻机用稀土的出口管制,支持对其断然处置!双手拥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卖我,我为啥要卖给你? 针锋相对这四个字用在10月9日商务部的决定上,简直再贴切不过了,对光刻机用稀土的出口管制一出台,不少人都喊着“早该这么干”。 稍微了解点高科技产业的人都知道,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矿产,几乎所有高端设备的“心脏”都得靠它撑着,尤其是光刻机这种精密度堪比绣花的家伙,更是离了稀土寸步难行。 就拿制造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光刻机来说,从最核心的蚀刻环节开始,就得用到铥元素,这东西能增强蚀刻激光的稳定性,没有它,激光束稍微跑偏一点,晶圆上的电路就全废了。 再看那号称“人类光学工业巅峰”的光刻机镜头,里面离不开钇和镧,钇能让镜片在强光照下不变形,镧则能提升透光率,少了这俩,再厉害的镜头也达不到纳米级的成像精度。 就连很多人没注意的机械抛光环节,钆和铽都是关键角色。光刻机的机械臂得像手术刀一样精准,抛光材料里加了钆,才能把金属部件的表面磨得比镜子还平,误差控制在几纳米以内;而铽则能增强机械臂驱动马达的磁性,让动作又快又稳。 可以说,从光刻机开机到芯片量产,每一步都得踩着稀土的“肩膀”走,缺了任何一种关键元素,整个机器都得变成一堆昂贵的废铁。 更别说光刻机本身的运转还离不开高端永磁体马达,这里面就得提到铷了,虽然它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稀土,但对永磁体的性能影响极大。没有铷,马达的磁场强度直接降一半,光刻机的传动系统根本带不动那些精密部件,别说造芯片了,连开机自检都通不过。 之前有行业内的人算过,一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光关键稀土元素的用量就得上百公斤,而且每种都得是高纯度的,差一点都不行。 这时候再想想西方之前的做法,就更觉得这次管制太合理了。这些年他们拿着光刻机当“武器”,一会儿限制这个制程出口,一会儿又搞技术封锁,ASML明明能造先进设备,却被某些国家逼着不给中国供货,美其名曰“保护技术安全”。 合着你们能卡别人的脖子,别人就不能守住自己的原材料?这根本就是双重标准。现在中国亮出稀土这张牌,说白了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公平得很。 要是真断了供,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之前有人打比方说,以前全球能量产一亿颗高端芯片,现在可能连五十万颗都凑不齐,这话真不算夸张。光刻机厂商先得停工,毕竟没有稀土原材料,生产线根本转不起来。就算他们想找替代来源,也没那么容易——全球市场上能稳定供应这些高纯度稀土的,掰着指头数也就中国能做到,其他国家要么储量不够,要么提纯技术跟不上,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下游的芯片厂商更得慌,库存的芯片用完了,新的又造不出来,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都得跟着“断粮”。那些之前跟着起哄搞技术封锁的国家,到头来还得自己受着损失。 这可不是中国想搞垄断,而是我们手里握着实实在在的资源底气,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你要是非要来卡脖子,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反制。 10月9日的这个管制决定,说白了就是给那些搞技术霸权的国家提个醒:别把别人的忍让当软弱,供应链从来都是双向的,你能卡我的光刻机,我就能攥住你的稀土命脉。 这不是什么“卡脖子”,而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当手段,毕竟谁也没义务在被人打压的时候,还乖乖把核心资源送上门去。接下来就看他们怎么选了,是继续搞封锁两败俱伤,还是坐下来好好谈共赢,答案其实早就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