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涂孝文叛变后,供出了李青林,李青林被捕后,死不承认自己党员的身份,特

文史充点站 2025-08-03 14:21:49

1948年,涂孝文叛变后,供出了李青林,李青林被捕后,死不承认自己党员的身份,特务只好叫涂孝文与李青林当面对质,不料李青林见到涂孝文后,爽快承认:我当然认识他! 1913年冬月,李青林出生在四川泸县一个商人家庭,原名方琼,她从小性格倔强,富有正义感,这份坚韧在日后的革命岁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932年,李青林考入泸县女子师范学校,七七事变爆发后,这个19岁的女学生积极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开始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1939年2月,经邓本容介绍,李青林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先后在泸州、重庆等地从事革命工作,负责妇女运动,组织团结妇女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为了筹集抗日救亡活动经费,李青林动员部分女教师和女职员集资入股,开办了“沱江女子商店”,这种创新的筹资方式体现了地下党工作的智慧和实用性。 1940年7月,由于身份暴露,李青林化名李潭转移到重庆,她先后在“全国抗战将士慰劳总会工作队”、二十三兵工厂子弟小学等单位工作,秘密从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青林参与创办《四川妇女》杂志,在此期间,她与《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邵子南相识相恋,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相约结婚。 1947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强令《新华日报》和中共四川省委全体人员撤回延安,邵子南被迫离开重庆,李青林的组织关系也因省委撤离而一度中断。 1947年7月,李青林接受任命前往万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她以万县清泉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教员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青年和妇女工作。 在万县期间,李青林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她与校长贺启惠、教师易明珍住在学校旁的贺家院子,共同开展革命工作。 1948年4月,重庆党组织的机关报《挺进报》被国民党破获,李青林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集党员开会,要求大家坚守党的秘密,并做好撤退准备,当时的形势极其危险,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益智被捕后叛变,致使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大破坏,这种连锁反应很快波及到万县。 1948年6月11日,叛徒冉益智带特务到万县,逮捕了中共下川东地工委书记涂孝文,涂孝文随即叛变,供出了下川东党组织的主要干部名单。 得知涂孝文被捕的消息后,李青林没有立即撤离,而是首先考虑通知其他同志转移,她冒着极大风险,分别前往各个联络点传递撤退信号。 6月15日上午,李青林仍坚持正常上课,准备下午将预存的稻谷变卖成现金,作为同志们撤退时的路费,这种对组织的责任感最终让她错失了脱险机会。 下午,为了销毁存放在学校的重要文件,已经离开的李青林在折返时不幸被埋伏的特务逮捕。抓捕她的正是万县警察局的特务漆玉麟。 被捕后,李青林遭受了国民党特务的酷刑,特务们将她架上“老虎凳”,生生折断了她的右腿,然而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咬紧牙关,拒不承认党员身份。 后来李青林被押送到重庆渣滓洞监狱,特务徐远举让叛徒涂孝文与她对质,面对叛徒,李青林强压怒火,对答如流,涂孝文却低着头不敢面对她,更不敢回答问题,在渣滓洞监狱里,由于特务的残酷折磨,李青林常常卧病在床,难友们为照顾她,打饭、倒马桶都不要她轮值,她便为难友们做针线活,拄着拐杖洗衣服。 李青林在狱中的坚强表现极大鼓舞了其他革命者的斗争意志,她积极参加春节联欢会、狱中追悼会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李青林与江竹筠等30位革命志士一起被押往歌乐山刑场,这一天距离重庆解放只有16天,临刑前当特务要搀扶她上囚车时,李青林坚决拒绝,坚持自己艰难地爬上囚车,这个细节体现了革命者至死不屈的尊严和骨气。 傍晚,李青林倒在了血泊中,时年36岁,她用生命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成为重庆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众多革命烈士之一。 重庆解放后,作为重庆接管干部的邵子南四处寻找分别已久的恋人。当他得知李青林已经牺牲的消息时,悲痛欲绝,在烈士追悼大会上撰写了挽联悼念。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在李青林的遗像下敬献了挽联:“求自由惨遭屠杀,可歌可泣,可称民族英雄;为主义壮烈牺牲,不屈不挠,不愧女中豪杰。” 李青林作为《红岩》中李青竹的原型,她的事迹通过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文学创作更加震撼人心,也更具教育意义。   信源:李青林烈士. 泸州烈士陵园

0 阅读:1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