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解放军新一代履带式SH-16火炮曝光,4大特征成全球热议。 最近一组中国新型履带式自行火炮的测试照片在海外军事社区引起关注,这款被推测为SH—16的155毫米火炮,因其激光点火技术和双人操控设计,成为军事爱好者讨论的热点。 今年2月,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了SH—16A轮式自行火炮,这款火炮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激光点火技术,这在自行火炮领域算是一个比较新的应用。 几个月后,国内曝光的履带式版本SH—16则被认为是解放军的自用型号。这种“轮式外贸+履带自用”的搭配,体现了不同作战需求下的设计考量。 履带式SH—16的炮塔设计与轮式版本基本相同,但底盘明显更加厚重,履带式底盘在越野能力和载重方面有优势,能够搭载更复杂的设备,适合重装部队使用。 轮式版本则更注重机动性,能够快速部署到位,这对一些需要快速反应的作战场景很有价值,不同的底盘设计,其实是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技术选择。 SH—16采用155毫米52倍径身管,这标志着中国火炮体系正在向国际主流标准靠拢,过去中国陆军长期使用苏制152毫米口径,现在转向155毫米主要是考虑到性能和兼容性。 155毫米炮弹在射程方面确实有优势,据公开资料,SH—16发射增程弹时射程可达70公里,比传统152毫米火炮的40公里有明显提升,这个射程甚至接近一些轻型火箭炮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155毫米弹药已经成为国际主流,这种标准化不仅降低了外贸客户的采购成本,也为中国军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激光点火技术是SH—16的一大技术亮点,传统火炮使用机械击发或电击发,前者容易磨损,后者在潮湿环境下可能出现问题,激光点火直接用高能脉冲点燃发射药,避免了物理接触。 这种技术的好处是故障率比较低,而且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性,对于需要在沙漠、高原等恶劣环境作战的部队来说,这种可靠性很重要。 实际测试显示,激光点火还能提高射击精度,通过多点同步引爆发射药,炮弹的初速更加稳定,这对提高命中率有积极作用。 SH—16最有特色的设计是仅需两名乘员就能完成全部操作,传统自行火炮通常需要4—5名乘员,现在只要驾驶员和车长就够了,这种简化主要依靠高度自动化实现。 无人炮塔内的自动装弹机可以在任意角度装填弹药,火控系统能够自动计算射击参数,通过数据链,火炮还能直接接收无人机或其他侦察设备传回的目标信息。 人员减少带来的一个重要好处是提高了生存能力,两名乘员都坐在装甲防护的底盘舱内,即使炮塔被击中,人员安全也有更好的保障。 自动化程度高还意味着反应速度快,据测试数据,SH—16的爆发射速可达3发/15秒,从停车到首发炮弹出膛只需30秒,这种快打快走的能力,让敌方反炮兵雷达很难及时锁定。 火炮的自动化程度确实在不断提高,减少人工操作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人为失误的概率,SH—16在这方面走得比较靠前。 当然高度自动化也意味着对技术维护的要求更高,复杂的电子设备和机械系统需要专业的保养,这对部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外贸市场方面,SH—16A已经明确标注兼容北约弹药,这种兼容性设计降低了客户的使用门槛,特别是对那些已经大量装备155毫米弹药的国家来说很有吸引力。 中东地区对这类装备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激光点火技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卖点,沙尘多、温差大的环境对传统点火系统确实是个挑战。 目前国际市场上能提供类似技术水平自行火炮的厂商并不多,中国产品在性价比方面一直有优势,加上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前景应该不错。 SH—16的技术特点体现了现代火炮发展的几个趋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射程越来越远,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这些改进都是为了适应现代战场的需求。 现代战争中火炮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反炮兵雷达和精确制导武器,快速射击、快速转移成为生存的关键,SH—16在这方面的设计思路是对的。 不过任何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激光点火和高度自动化虽然先进,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用户,可能还是会选择相对简单的方案。 SH—16如果正式列装,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陆军的火力打击能力,与现有的PLZ—05等火炮形成高低搭配,能够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 目前关于SH—16的公开信息还比较有限,很多技术细节还需要等待官方披露,但从已有的信息看,这确实是一款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装备。 激光点火、双人操控、高度自动化,这些技术特点让SH—16在同类产品中有了自己的特色,虽然每项技术单独看可能都不是突破性的,但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对于军事装备来说,技术先进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使用效果还要看具体的作战环境和使用方式,SH—16的真正价值,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全球顶尖?解放军新一代履带式SH-16火炮曝光,4大特征成全球热议。 最近一组
文史充点站
2025-07-23 11:23:36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