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光惊天黑幕,过去5年,美医院至少“杀死”2万人并摘取器官。 42岁的米斯

文史充点站 2025-07-23 10:19:45

美媒曝光惊天黑幕,过去5年,美医院至少“杀死”2万人并摘取器官。 42岁的米斯蒂·霍金斯因窒息昏迷,母亲同意捐献器官后,医生在撤掉呼吸机103分钟后进行手术,但当医生打开胸腔时,发现她的心脏仍在跳动,这个案例并非个例,《纽约时报》调查显示,美国器官移植领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过去几年,美国推广了“循环死亡后捐献”模式,将器官来源从传统的脑死亡患者扩展到依赖呼吸机的重症患者,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器官短缺问题,但也引发了医学伦理方面的争议。 按照标准流程,医生需要在心脏停跳后等待5分钟才能确认死亡并开始器官获取,但调查发现,部分医院为了保证器官质量,可能会缩短这个等待时间,肯塔基州的一项内部调查显示,73名捐献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神经反射,其中28人可能仍有生命迹象。 美国每年有超过10万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约17人在等待中去世,巨大的供需缺口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压力,也催生了复杂的利益关系。 一次肝脏移植手术费用可达80万美元,器官获取组织每完成一例捐献能获得数万美元佣金,在这种机制下,部分医院和器官获取组织可能会优先考虑效率而不是严格按照医学标准操作。 有医护人员反映,器官协调员有时会建议使用镇静剂来“缓解患者痛苦”,但这可能会加速死亡过程,如果患者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死亡,已经分配的器官就会失效,这给医生带来了额外的时间压力。 目前美国的器官获取组织既负责判定患者死亡,又参与器官分配,这种双重角色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一名外科医生回忆,他曾经因为患者出现呼吸迹象而暂停手术,但器官协调员要求继续进行,这让他感到非常困扰。 虽然美国卫生部门要求相关机构进行整改,但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程序完善上,比如肯塔基州的“希望网络”在被曝光问题后,只是被要求分析原因并提交报告,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罚。 这种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器官获取组织作为非营利机构,却在实际运营中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种矛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标准。 不同国家在器官移植方面有不同的标准和程序,一些国家采用更严格的死亡判定标准,比如要求脑死亡和循环死亡双重确认,这种做法虽然可能会减少可用器官的数量,但能更好地保障医疗伦理。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美国的这些做法表示关切,认为需要在拯救生命和保护患者权益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米斯蒂的母亲现在还保留着女儿生前准备但未拆封的生日贺卡,她说如果当时知道这些情况,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定,类似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对医疗程序的透明度提出了质疑。 器官移植本来是为了拯救生命,但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伦理问题,就需要认真反思整个体系的设计,医疗技术的进步应该建立在严格的伦理基础上,而不是为了效率而妥协。 现在一些医学专家建议,应该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监督器官获取过程,确保医学标准得到严格执行,这样可以避免利益冲突,也能增加公众对器官移植的信任。 也有专家提出可以使用更精确的设备来判定死亡,比如脑电图监测等,这些技术虽然会增加成本,但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医学依据。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成就,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在推进这项技术的同时,必须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医学伦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患者和家属对这个体系保持信任。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器官捐献的具体流程很重要,如果选择成为器官捐献者,应该提前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己的意愿能够得到正确执行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急着摘器官?美媒爆猛料

0 阅读: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