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中国给周边国家都发了邀请,韩国当然也在其

飞绿说历史 2025-08-02 16:24:51

对中国降格了!九三大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中国给周边国家都发了邀请,韩国当然也在其中。可这次韩国参加阅兵的名单里,压根儿没看到总统李在明的名字,反而是国会议长禹正植带队去,这摆明了就是把规格给降下来了。   2015年,朴槿惠曾冒着美方压力亲自出席中国的九三阅兵,外界一度认为这代表中韩关系的高光时刻。对比之下,如今李在明的选择就显得格外冷淡。   尤其是在他竞选时还口口声声要“修复对华关系”的背景下,现在不但迟迟不作回应,最后还以“行程冲突”为由搪塞,对比之下实在耐人寻味。   让人看不懂的是,李在明上任后第一时间打通的是美日热线,跟中国这边的沟通却一拖再拖。   这种“先美后中”的排序,已经把他的外交优先级摆得清清楚楚。虽然嘴上说着“中韩是邻居”,但行动上却是另一个态度。   韩国国内对此也不是没有争议。有媒体爆料,李在明私下里还说,如果特朗普也出席阅兵,他或许会考虑亲自来。   这话一出,直接暴露了他的外交底线,不是基于国家立场,而是看美国怎么走。   这背后的压力来自哪儿,其实也不难猜。今年7月30日,韩美刚刚完成一项涉及关税和对美投资的新协议。   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继续缴纳15%的惩罚性关税,同时得再拿出4500亿美元投资美国市场。这个数字,已经接近韩国一整年财政支出的八成。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防务上加码施压。驻韩美军的费用分摊刚谈完,美国又紧接着要求韩国在台海议题和萨德系统上明确表态。   可以说,李在明政府的外交空间,正在被美国一寸寸挤压。而国内的政治氛围也没给他多少喘息机会。   “亲中”在韩国被一些保守派贴上“叛美”的标签,李在明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低位,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政坛地震。在这种夹缝中,他选择了保守应对。   中韩经济关系的深度捆绑,是实打实的现实。2024年中韩贸易额超过32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20年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   三星在西安的半导体工厂、LG在广州的OLED面板生产线,还有山东境内的4400家韩资企业,都是两国产业链深度嵌套的例证。   8月1日刚刚落幕的第八届韩国-山东经贸合作大会上,两国地方政府才刚签署了涉及医疗、新能源的多项合作项目。   这种地方层面的务实合作,在政治层面却遭遇冷处理,不免形成“热经济、冷政治”的尴尬局面。   除了经贸往来,数字经济也是中韩合作的新焦点。双方在人工智能、低碳能源等领域都有布局意向。   但由于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限制,韩国在参与这些项目时始终要“看美国脸色”。这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韩国企业界也颇为头疼。   从抗战胜利纪念的角度看,九三阅兵具有明确的反法西斯象征意义。韩国作为曾经的日本殖民地受害国,本该是这种场合的重要参与者。   如今却选择“降格”出席,也难怪舆论批评李在明“历史失忆”。朝鲜方面也没放过这个机会。朝中社公开指责李在明“言行不一”,称其在对朝事务上“毫无诚意”。   就在不久前,李在明叫停对朝广播挑衅,结果朝方代表金与正冷脸回应,直接让南北沟通陷入僵局。现在连朝鲜都看出他的外交底牌,这种局面对韩国来说并不光彩。   外交上不作为,区域话语权自然也在流失。中国这次阅兵,有包括普京在内的多国领导人确认出席。   而这个时候韩国却主动退出这种高规格场合,等于自动放弃了参与亚太多边话语的机会。   APEC峰会邀请也遭冷遇,韩国的“全球中等强国”定位正变得越来越虚。   这种“安全靠美、经济靠中”的两头押宝策略,如今正在崩盘。对美国妥协,结果钢铝关税照旧,对中国冷处理,未来在经贸政策上恐怕也很难再享有优待。   中国外交部早已表态,希望韩国“独立自主,不受第三方影响”。这句话听起来温和,其实分量不轻。   放眼全球,韩国的结构性困局越来越明显。一边是对美国在技术、能源上的高度依赖,另一边是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嵌套,导致它在任何一方面前都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特别是在芯片、汽车等关键领域,美国掌握技术卡脖子,中国控制市场份额,韩国既无主控权,也无话语权。   想要突围,靠的不是哪边更亲密,而是内部是否有足够的改革和自主能力。但眼下,韩国国内的政商结构却没能跟上这种变化。   财阀主导的经济体制,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却又无法影响外交决策。企业界对李在明政府的外交摇摆越来越担忧,生怕一个错误动作就引发中方反制。   现实问题还在后头。韩国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到全球最低的0.72,劳动力萎缩、消费疲软的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想要活,就必须依靠外部合作,而最现实的合作对象,始终是中国。如果外交失衡持续发酵,韩国自身的经济循环也会受到冲击。   信息来源: 《九三胜利日阅兵:既有传统主战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质力量参阅》——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