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中国“封锁”失败?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

天天纪闻 2025-07-16 15:49:49

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中国“封锁”失败?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美国可能也没想到,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后,中国稀土管控更严了… 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稀土这玩意儿虽然重要,但全球市场的稀土是怎么分的,主动权根本不在马来西亚手里。根据最新数据,马来西亚的稀土储量只有3万吨,仅仅占全球总储量的0.1%左右。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中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一个矿区,储量就占全球37.8%,一年的产量就能顶马来西亚好几十年。更关键的是,稀土开采出来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技术门槛在冶炼分离环节。 马来西亚虽然号称要量产重稀土,但实际情况是,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当地建的重稀土分离工厂,即便投产了也得把初级产品运到中国进行深加工。说白了,马来西亚现在干的事儿,更像是给中国稀土产业链打打下手,根本谈不上挑战中国的主导地位。 再看中国这边的应对策略。去年国务院出台的《稀土管理条例》,直接把稀土从开采到出口的全流程都管起来了。比如开采环节实行总量控制,冶炼分离必须由指定企业进行,进出口更是要登记最终用户,建立全程追溯系统。 这套组合拳下来,就算马来西亚真能生产点重稀土,也得乖乖按照中国的规则来玩。紧接着,今年5月国家又启动了打击战略矿产走私的专项行动,重点盯着“第三国”转口这种猫腻。 以前有些国家可能通过马来西亚把中国稀土倒手卖到美国,但现在中国海关直接卡死了这种操作,就算稀土矿石从马来西亚出口,也得证明最终用户不是美国军工企业。这种精细化管控,让美国想绕过中国的算盘彻底落空。 其实美国自己也清楚,光靠马来西亚那点产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MP公司,前阵子说要暂停对华出口,结果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他们生产的稀土精矿,70%以上都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因为美国本土根本没有完整的分离生产线。更尴尬的是,MP公司连重稀土分离技术都没掌握,像镝、铽这些关键元素,还得依赖中国的技术支持。 这种情况下,美国就算想扶持马来西亚,也得先解决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可现实是,美国在稀土领域的研发投入,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短期内根本不可能突破技术瓶颈。 有人可能会问,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难道对中国一点影响都没有吗?影响肯定是有的,但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封锁失败”。中国稀土产业现在是高端化路线,包头的稀土高新区里,卧龙永磁电机产业园这种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目标是把稀土从原材料变成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 反观马来西亚,他们生产的重稀土大多是初级产品,在全球产业链里只能赚点辛苦钱。就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说的,中国稀土企业现在更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和合规贸易,根本不会被这种低端竞争打乱节奏。 更有意思的是,马来西亚自己也在给中国“助攻”。去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要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目的是发展本土加工产业。这看起来是想分一杯羹,但实际上却帮了中国大忙。 因为马来西亚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大概率还是得从中国进口。就像印尼禁止镍矿出口后,反而让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设了完整的镍加工产业链。 马来西亚要是真打算发展稀土深加工,最后很可能变成中国技术和资本的“试验田”。到时候他们生产的稀土产品,说不定还得贴上中国企业的标签才能进入国际市场。 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看,中国对稀土的控制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出口限制。咱们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开采到冶炼,从磁性材料到永磁电机,每个环节都有顶尖企业坐镇。 这种全链条的优势,让中国在稀土定价权、技术标准制定上拥有绝对话语权。就算马来西亚能生产点重稀土,也得按照中国制定的游戏规则来玩。 就像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说的,至少在2026年之前,全球重稀土精炼还得依赖中国。这种技术代差,可不是马来西亚建几个分离厂就能弥补的。 中国的稀土管控不是简单的出口限制,而是从资源开采到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的全方位布局。这种系统性的战略优势,不是某个国家建几个工厂就能打破的。 来西亚的量产,充其量只是给这场博弈增加了一点戏剧性,但根本改变不了中国主导全球稀土市场的大趋势。未来随着中国在稀土应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这种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那些说着“中国封锁失败”的声音,最终只会慢慢消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