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航母"四川"号有多厉害?连美国军方都说它的作用可能比美国航母战斗群还要大。 “四川”舰是中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型两栖攻击舰,舷号“51”,2024年12月27日在上海下水。它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 从设计上看,“四川”舰堪称全球首创。它不仅兼具两栖攻击舰和轻型航母的双重特性,更在结构、功能与作战理念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比如,它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这是全球现役战舰中,除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号超级航母外,唯一采用该技术的军舰。正在海试、尚未服役的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也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但“四川”舰是全球第一艘专门设计的两栖攻击航母,并有助飞固定翼军机的电磁弹射器。 电磁弹射系统的应用,让“四川”舰可以起飞更大、更重的军机,这意味着它们可携带更多燃料,扩大作战范围,或携带更多炸弹及导弹,使舰载战机更具致命性。 相比之下,美国“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虽然也有全通式飞行甲板,但没有电磁弹射装置,只能依靠F-35B隐形战斗机的垂直起降特性维持搭载固定翼战斗机的能力,但这种模式对于舰载机的起飞重量限制很多,严重影响了F-35B的武器和燃料携带量。 而“四川”舰在两栖攻击舰中独步全球地配备了电磁弹射器,可以不受限制地搭载多型固定翼战斗机。 “四川”舰还可以搭载包括攻击-11在内的多种固定翼无人机,也可以起降常规直升机,并很可能至少搭载一款旋翼无人机。台湾军事专家张延廷分析称,海上客观条件,例如海象、风向、风速等,都会干扰无人机的起降,而无人机的特色是翅膀长,导致在航母起降的风险更高,而电磁弹射能让无人机弹射升空,从而极大降低了技术门槛。 他表示,未来两栖作战势必走向无人化、立体化,“四川”舰象征解放军立体作战无人化又向前踏进一步。 在防御能力方面,“四川”舰同样不容小觑。作为执行登陆作战的核心舰艇,它具备强大的近距离防御能力,包括至少三座“红旗-10”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至少三座1130型近防炮系统以及四套32管防御火箭发射器。 “红旗-10”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军舰上的“拉姆”近程导弹发射装置大致相同,旨在拦截来袭巡航导弹和其他空中威胁,还可能打击一些小型水面目标。 而1130型近防炮系统通过30毫米加特林转管炮提供近距离防御能力。中国军舰上的防御火箭发射器可以装填诱饵弹、装满干扰箔条的火箭弹和配备小型射频干扰器的主动诱饵,这些诱饵可以干扰敌方导弹的导引头,该发射器也可以发射带有小型深水炸弹的火箭,用于攻击潜艇和潜水员。 与许多大甲板两栖攻击舰甚至一些轻型航母的防御系统相比,076型两栖攻击舰具备更强的主动防御能力,这种能力还可能通过电子战和电子支援系统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川”舰的双舰岛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靠近舰艏的舰岛专门用于导航和其他与舰船作战相关的任务,而另一个专注于航空作战。根据美国海军的经验,重型无人机联队在管理飞行甲板和空中的飞机时,对舰上空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专用的航空舰岛让舰载机联队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美国军方对“四川”舰的评价颇高。美媒认为,076型两栖攻击舰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以及日益加快的建造大型军舰的速度。 “四川”舰的下水显示出解放军为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增强其在所有领域的能力而做出的更多努力。美国“动力”网站称,拥有一支能够使用大规模无人机作战,以及传统两栖攻击的超大型飞行甲板两栖攻击舰队,对于中国海军的潜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舰艇可以用于发射和回收攻击-11等大型无人战斗机和其他类型的无人机,能够执行从海上攻击到情报、监视和侦察等一系列任务。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能力,支持大型航母打击群的行动,并帮助解放福建舰等主力航母舰载机联队的压力,让它们可以执行更适合的任务。此外,076型两栖攻击舰还可以提供可独立使用、较低级别的海军航空支援力量。 “四川”舰的出现,也让中国海军在未来海战中拥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它可以执行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行动,这种大型甲板两栖攻击舰为海军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平台,用于发挥硬实力和软实力。 在靠近大陆的各种行动中,包括对中国台湾地区潜在的军事干预,或者保卫其在南海的主张,“四川”舰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它还可以帮助中国海军和空军力量投射到距离海岸线更远的地方,这也是中国海军航母雄心背后的驱动因素。 “四川”舰的正式亮相,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大型军用船只建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展示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持续进步。这艘新锐战舰的强大性能和创新设计,让美国军方都不得不承认,它的作用可能比美国航母战斗群还要大。
法国可能很快要没航母可用了。法国海军现役唯一一艘航母是1996年服役的“”戴高
【2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