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

天天纪闻 2025-07-16 17:45:44

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一算更是让人惊喜,够中国人用两万年!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又火了,这次不是因为稀土,是地里挖出了钍矿。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区,是个资源富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稀土,这次更是发现了储量惊人的钍矿。根据权威报告,白云鄂博的钍储量达到了22万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77.3%。 而最新的勘探结果更是让人振奋,这里的钍矿储量超万吨,足够中国使用两万年。这一发现,无疑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钍矿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化学元素,储量比铀还高,是铀的3到4倍。钍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室温下为银白色固体,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钍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它蕴含丰富的能量,是潜在的能源来源之一。在核工业领域,钍可以作为新型核反应堆的原料,具有防止核扩散、减少核废料、减少裂变材料需求等诸多优势。 中国在钍基核能技术上的进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经过多年攻关,在甘肃武威建成了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实验堆。 这个实验堆自2018年动工,历经八年,于2023年10月首次临界,12月成功发电,2024年6月满功率运行,10月完成世界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目前,该实验堆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标志着中国在钍基熔盐堆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紧接着,中国又有了新的动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计划在甘肃武威建设十兆瓦电功率的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设计最大热功率60兆瓦。 这个研究堆将于2025年年内破土动工,2029年首次临界并满功率运行。研究堆的建设,将为大型商业堆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及经验,推动钍基熔盐堆的商业化应用。 中国的钍基熔盐堆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建造了全球首座试验性钍基核反应堆,但由于技术上的难题,最终宣告失败。 而中国在该领域却走在了世界前列,不仅在钍金属的储量上遥遥领先,在钍基核电站的技术上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钍基熔盐堆技术,具有失效安全、无水冷却、高温输出、常压工作等优异性能,而且只有它可以实现钍铀循环高效利用。 钍基核能的发展,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原油、天然气进口国,能源安全受制于人。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中国进口成本增加超1000亿,吃掉了全年工业利润的1.2%。钍基熔盐堆利用国内丰富的钍资源,可逐步建立独立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摆脱对进口铀矿的依赖,重塑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战略自主。 同时,钍基核能还能助力中国的“双碳”目标。钍基熔盐堆发电效率为45%-50%,高于常规核电站中的轻水反应堆。钍本身不直接裂变,需转化为铀-233,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比铀基反应堆减少80%以上,毒性衰减周期从数万年缩短至数百年。 此外,钍基熔盐堆无需用水冷却,可建在内陆干旱地区,如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堆建在戈壁荒漠,核心反应装置深埋地下,能抵御极端自然环境,利用戈壁地形实现安全隔离。 不过,钍矿的开采和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白云鄂博矿是一个多元素共生矿,钍矿的开采会带来放射性污染问题。过去,由于开采方式不合理,钍和稀土等宝贵资源被大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白云鄂博矿的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曾多次呼吁,要限制白云鄂博主矿和东矿的开采量,增加西矿开采量。同时,要加强对钍矿的回收和利用,减少放射性污染。 此外,国际竞争也不容忽视。美国虽然在钍基熔盐堆技术上曾领先,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近年来,美国又开始重新关注钍基核能,试图在这一领域与中国竞争。印度、巴西等国家也在积极开展钍基核能的研究和开发。中国要想在钍基核能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 内蒙古发现的钍矿,是中国能源领域的一大喜事。它不仅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中国在国际能源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 中国在钍基熔盐堆技术上的进展,更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实力。未来,随着钍基熔盐堆的商业化应用,中国有望在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钍矿的开采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中国要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钍矿资源,推动钍基核能技术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0 阅读:16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