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打起来,中国沿海被炸了咋办?戴旭上校这句话,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如果中美两国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海岸给拆掉,中国也可以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给拆掉,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最多就是向西方转移重心,而美国将失去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 美国想炸沿海,得先过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这一关。中国在福建、广东部署的东风-17导弹,专门打航母和美军基地。这种导弹能高超音速滑翔,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 再加上北斗卫星导航,指哪儿打哪儿。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做过模拟,要是台海开战,美军在亚太的基地72小时内就会被摧毁60%。 真要是沿海被炸了,中国的反击肯定是全方位的。其一,火箭军会立刻启动“饱和打击”,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专门招呼美国航母战斗群。 这两款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末端速度超过10马赫,能穿透10米厚的混凝土。其二,解放军可能直接封锁台湾海峡,切断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补给线。台湾是第一岛链的核心,控制了这里,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就成了无源之水。 经济上,中国早就做好了转移重心的准备。国内大循环战略不是白提的。这些年,中国把大量制造业从沿海往中西部转移。比如重庆的汽车产业,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西安的航空航天产业,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就算沿海港口被炸,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也能保证物流畅通。2024年,中西部地区GDP增速比东部高1.2个百分点,经济韧性已经显现。 国际上,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要是中美开战,欧洲、东南亚国家肯定会选边站。可美国的盟友体系早就松动了。法国、德国这些欧洲国家,不愿意为了美国的利益跟中国翻脸。 东南亚国家更现实,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要是把战火烧到亚太,这些国家很可能宣布中立。到时候,美国在亚太的盟友就只剩下日本和韩国,可这俩国家也怕引火烧身。 美国还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稀土、药品、电子产品,美国都离不开。要是中国切断稀土出口,美国的F-35战斗机、导弹制导系统都得停产。 2024年,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的80%,美国的稀土加工90%依赖中国。真打起来,中国只要卡住这一环,美国的军工体系就得瘫痪。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全球霸权是建立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的。要是中国把它在亚太的基地都端了,美国的威信就彻底没了。中东、欧洲、拉美国家会重新评估跟美国的关系。 到时候,美元的地位会动摇,石油美元体系可能崩溃。2024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8%,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美国要是失去亚太,就等于失去了全球霸权的根基。 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其实有更强的战略韧性。当年抗日战争,中国靠大后方撑了八年。现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门类齐全。就算沿海被炸,中国也能把经济重心转移到西部。 成渝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都具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202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货运量同比增长35%,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动脉。 美国就不一样了。它的全球霸权依赖于遍布世界的军事基地和盟友体系。要是亚太基地没了,盟友跑了,美国就成了孤家寡人。更麻烦的是,美国国内政治分裂严重,两党根本没法形成统一的战略。 要是战争长期化,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会高涨,政府根本撑不住。2024年美国中期选举,反战候选人的支持率飙升,就反映了这种民意。 最后还有核威慑这张底牌。中国的东风-5C导弹,能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覆盖全球。美国要是敢用核武器,中国的核反击能让它付出毁灭性代价。而且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保留二次打击能力。这种威慑平衡,其实是阻止中美全面战争的最后一道防线。 说白了,中美开战是双输的局面。美国能炸沿海,但中国能让它失去霸权。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韧性。而美国的全球霸权,只要亚太倒了,整个体系就会崩塌。 这就是戴旭上校那句话的深意:美国敢拆咱们海岸,咱们就掀了它的霸权根基。在这场博弈中,中国输得起,美国输不起。
中美其实早就想打了,只是双方对于战争的形势没有达成统一意见而已。你想想,为啥我们
【9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