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叶县常庄村,一场暴雨过后,烧车河岸边的土堆塌陷了一半。在古墓遍地的河南,这土堆说不定就是一座古墓的封土。考古队闻讯赶到,勘探后发现地底下果然藏着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抢救性发掘随即展开。
清理封土时,考古队发现了大量有棱有角、摆放规律的石头,远远看去像一个漏斗。墓主人为何要将这些又大又重的石头整齐摆放在墓葬上方?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墓主人为了防盗而设置的机关。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修这座墓肯定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墓坑中的基石层层叠叠,堆积了三层,总重量超过一百吨。清理掉石块后,考古队员又挖出很多沙子,这种积沙墓的设计,即便盗墓贼找到棺椁,盗洞也会被沙子压垮。
正当大家埋头清理时,一位考古队员突然发现了一枚“炮弹”,尾部有螺纹结构。经验丰富的专家说,这其实是一件盗墓工具,用来破坏基石的。专家还拿出考古队常用的洛阳铲进行组装,严丝合缝地对上了。这让专家心中十分忐忑:难道这座古墓还是没能躲过盗墓贼?
随后,考古队发现了编织袋,证实了专家的猜测。盗墓贼采用从侧面垂直下挖,然后迂回从墓室底部向上挖掘的方式。专家进入盗洞后发现,盗墓贼距离上方墓室只有两米,墓主人千防万防,却忽视了墓底。戏剧性的是,考古队员在墓室底部发现了两件锈蚀严重的汉代铁器。也就是说,这座古墓早在汉代就已经被盗,现代盗墓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也是扑了个空。
考古队挖了半天,竟然挖出一座空墓。专家说,考古不同于盗墓,首要目的不是挖宝,而是古墓带来的历史信息。这种大型积石积沙墓让我们读懂了墓主人的精心设计,也让我们有幸一窥两千年前古人的丧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