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7 月 8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英国议会两院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每当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在乌克兰推进时,威胁就离我们更近一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接受‘强权即公理’的理论,欧洲永远不会抛弃乌克兰,永远不会。” 这番讲话赢得了热烈鼓掌。 当天公布的最新卫星图像显示,俄军在乌克兰东部的集结规模已达冲突爆发以来的峰值,超过 300 辆 T-90M 坦克正沿着哈尔科夫公路推进。这种军事压迫让欧洲领导人意识到,传统的外交斡旋已无法遏制俄罗斯的扩张野心。 作为欧洲仅有的两个核武器国家,英法两国的军事预算合计占欧洲总量的 40%,马克龙在演讲中明确表示,两国将在 2010 年军事合作协议基础上,将国防开支提升至 GDP 的 3.5%,并在北约内部建立独立的 “欧洲支柱”。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英法将联合开发新一代防空系统,共享地中海军事基地,并在德国部署联合指挥中心。 更深层的危机来自能源领域,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欧盟天然气进口价格同比上涨 217%,德国工业用电成本已达到美国的 3 倍。这种经济压力正在侵蚀欧洲的战略定力。马克龙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欧洲必须摆脱对中美 “过度依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 为此,英法计划在 2026 年前建成联合量子计算中心,并推动 “欧洲数字主权” 计划,目标是将本土芯片产能提升至全球 20%。这些举措既是应对美国技术垄断的防御策略,也是对冲俄罗斯能源讹诈的主动布局。 历史的镜子总是清晰的,1938 年慕尼黑协定的教训让欧洲明白,绥靖政策只会助长侵略野心。马克龙在演讲中多次引用丘吉尔的名言 “永远不要对暴君妥协”,强调欧洲必须用行动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这种立场在英法联合提出的俄乌停火计划中得到体现:2025 年 3 月,两国提议在乌克兰实施为期一个月的 “能源基础设施停火”,并讨论向乌部署欧洲军队的可能性。尽管这一计划因俄罗斯强烈反对而搁置,但它标志着欧洲正试图从美国手中夺取谈判主导权。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马克龙在演讲中明确支持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军事目标,只要这些目标正在对乌发动袭击。这种 “有限反击权” 的承认,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军事援助禁忌。 然而,欧洲的团结并非坚如磐石。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天发表声明,批评英法的军事扩张计划将 “把欧洲拖入战争泥潭”。这种分歧在能源政策上尤为明显:波兰坚持对俄煤炭禁令,而意大利却悄悄增加了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订单。 更棘手的是国际法困境。当美国推动没收被冻结的 3000 亿美元俄罗斯资产时,马克龙明确反对,认为此举将 “动摇国际金融体系根基”。这种立场虽然赢得俄罗斯部分好感,却引发乌克兰强烈不满。基辅方面警告,若欧洲不能提供实质性经济援助,乌克兰可能被迫在领土问题上让步。 对普通欧洲民众而言,这场冲突的代价正在变得难以承受。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通胀率攀升至 8.3%,创 1992 年以来新高。法国总工会发起的全国罢工已持续三周,要求政府降低能源税。 更严峻的是弹药危机: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显示,西方对乌弹药供应已降至冲突以来最低水平,美国甚至暂停交付部分防空导弹。这种军事短板让欧洲的安全承诺显得苍白无力。当马克龙在演讲中承诺 “欧洲将为乌克兰提供持久安全保障” 时,台下的英国议员们脸上闪过一丝疑虑。 在这场地缘政治的豪赌中,欧洲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马克龙的演讲既是对俄罗斯的警告,也是对欧洲内部的动员。但现实是残酷的:俄罗斯的军事机器仍在运转,欧洲的经济命脉仍受制于人,而美国的战略重心正逐渐转向亚太。 当欧洲的灯火因能源危机而黯淡时,是否还能坚定地说 “永远不会抛弃”?在乌克兰东部的战壕里,在布鲁塞尔的谈判桌上,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宫的穹顶下,答案正在被书写。
当地时间7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英国议会两院发出掷地有声的誓言:“每当普
非常盘点中
2025-07-09 14:19:33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