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有个老汉,养了两个闺女。大闺女出息,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安了家,工作体面又稳定
我们村有个老汉,养了两个闺女。大闺女出息,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安了家,工作体面又稳定。小闺女读书不灵光,高中没考上,就在镇上打工挣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经媒人撮合,嫁给了本村一个小伙子。小两口婚后继续在城里打工,第二年就生了对双胞胎儿子,两家人都乐开了花。闺女跟女婿商量,让一个孩子随爹姓,一个随妈姓。女婿虽是独苗,但也勉强答应了。谁知老丈人知道后死活不答应,说外孙就是外孙,不是亲孙子,双胞胎更不能分开姓,分了就不亲了。
小闺女生了孩子后,公婆忙不过来,老两口也常去搭把手。可每次见到外孙,老汉心里就像扎了根刺。满月酒那天,他当着两家人的面拍桌子:“要么俩娃都姓男方的姓,要么都跟我闺女姓!搞什么一个随爹一个随妈,传出去让人笑话!”女婿涨红着脸解释:“爸,现在很多地方都这样......”话没说完就被老汉打断:“那是城里人的做派!在咱村里,哪有孙子不跟爷爷姓的道理?”
小闺女抱着孩子直抹眼泪。她知道父亲重男轻女,从小就更偏爱大女儿,觉得她能给家里“长脸”。可自己虽然没读成书,也在努力生活,如今有了孩子,连姓氏都做不了主。那天晚上,她给在城里的姐姐打电话,哭得像个无助的小女孩:“姐,我是不是真的很没用?连这点事都拗不过爸......”
大女儿连夜开车赶了回来。她推开家门时,正看见老汉蹲在院子里抽闷烟,烟灰落了一地。“爸,”她在父亲身边坐下,轻声说,“您知道为什么小妹想让一个孩子随她姓吗?她是觉得,自己没能像我一样读大学、有体面工作,总觉得亏欠您。让孩子随她姓,是想让您知道,她也是您的骄傲。”
老汉手一抖,烟灰缸“啪”地摔在地上。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声沙哑的叹息:“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村里老李家、老王家,孙子孙女都跟着爷爷姓,到我这儿咋就变了?”
“时代变了,爸。”大女儿捡起碎片,“现在孩子的姓只是个称呼,重要的是血脉亲情。再说,小妹和妹夫感情好,俩孩子都是他们的心头肉,姓什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老汉沉默了很久,突然抹了把脸:“我就是老糊涂!当年供你读书,忽略了你妹妹,现在还这么对她......”说着说着,竟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老汉带着自家养的老母鸡,去了女婿家。他把鸡往厨房一放,拉着女婿的手说:“孩子,是我不懂事。随你们怎么安排,只要你们小两口和和美美,比啥都强!”女婿眼眶红了,赶紧给老丈人倒了杯热茶。
从那以后,老汉像变了个人。他逢人就夸自己的双胞胎外孙,说一个聪明伶俐,一个活泼可爱,还经常骑着三轮车,给城里的小闺女送土鸡蛋、新鲜蔬菜。有次邻居打趣他:“老伙计,你外孙一个姓王一个姓李,以后会不会不认你这个外公?”老汉抄起扫帚就追:“放你娘的屁!我外孙就是我的命根子,跟谁姓都是我亲外孙!”
如今,两个小家伙已经上幼儿园了。每次回村,都争着往老汉怀里扑,一口一个“外公”叫得他心都化了。老汉逢人就说:“你看,这俩娃虽然姓不一样,但感情比亲兄弟还亲!”村里人看着爷孙仨在村口追着跑闹的身影,都说:“老顽固这辈子,最疼的就是这俩外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