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12月,太平军苏州“八守将”杀死主将谭绍光,向淮军献城投降。李鸿章大喜,设酒宴招待八位降将,并命武弁们取出八套红顶花领的武服递呈八人,八人正要接受时,却被武弁们拨出腰刀砍杀。 时间回到几个月前,苏州城外炮火连天。 忠王李秀成奉洪秀全之命,回援天京,苏州的防务全压在了守将慕王谭绍光的肩上。 谭绍光出身童子军,是李秀成麾下的一员猛将。他深知苏州一失,天国的东南门户洞开,天京再无屏障。 所以,任凭李鸿章的淮军和戈登的“常胜军”如何猛攻,他都带着手下兵马死战不退。 但城内并非铁板一块。 除了谭绍光,城里还有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为首的四王四天将。他们的想法,和谭绍光截然不同。 淮军围城日久,城中粮草将尽,人心惶惶。在他们看来,坚守只是死路一条。 与其陪着谭绍光玉石俱焚,不如早早寻个出路,向淮军投降。 李鸿章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内这丝不稳的气息。 他明白,苏州城墙高厚,强攻代价太大。若能从内部瓦解,则不费吹灰之力。 负责具体招降工作的,是一个叫程学启的淮军将领。 此人原是太平军悍将,后投降清军,对太平军内部的门道一清二楚。由他出面,最合适不过。 11月底,阳澄湖上,一艘小船悄然划开水面。 船上坐着的,正是偷偷出城的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以及淮军的程学启。同行的,还有一位特殊的担保人——“常胜军”统领,英国人戈登。 戈登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是有“契约精神”的洋人,说话算数。有他作保,郜永宽心里才算踏实。 郜永宽开口说道:“程将军,只要李大人答应保全我等兄弟的性命和富贵,苏州城唾手可得。” 程学启不动声色地答道:“李大人向来优待降将,但苏州城干系重大,总得有个投名状,叫我们信服才是。” “要何投名状?” 程学启眼中寒光一闪,说:“慕王,谭绍光的人头。” 郜永宽心头一凛,咬牙应下。 双方约定,郜永宽等八人负责刺杀谭绍光,献出城池。 李鸿章则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并授予清廷二品总兵的官职。 戈登在一旁郑重表示,他以一个英国军官的荣誉,为这个协议担保。 12月4日中午,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宁王周文嘉、比王伍贵文、天将张大洲、天将汪有为、天将范起发、天将汪怀武八人,一同前往慕王府用餐。 餐后,谭绍光在慕王殿内召开会议。 突然,康王汪安钧起身,大声道:“慕王,天国气数已尽,何必苦守此城,让我数万兄弟为你陪葬!” 谭绍光猛地站起,怒斥道:“大胆,此乃叛逆之言!” 话音未落,汪安钧从衣服里拔出刀来,向毫无防备的谭绍光砍去,纳王郜永宽等人也抽出暗藏的匕首,一拥而上。 谭绍光双拳难敌众手,血溅当场。 次日清晨,苏州城门大开。 郜永宽等人提着谭绍光的首级,献给城外的淮军。 李鸿章兵不血刃,拿下苏州。 郜永宽等人心中窃喜,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穿上红顶花翎,成为大清将军的风光模样。 第二天,李鸿章设宴款待八人,八人欣然前往。 酒宴开始后,李鸿章举杯缓缓说道:“诸位将军弃暗投明,乃是朝廷之幸,我李某敬各位一杯!” 郜永宽等人受宠若惊,连忙回敬:“全凭大人栽培,我等今后定为朝廷效死力!” 说罢,李鸿章命八个武弁取来崭新的官服。八人心中狂喜,认为这是承诺兑现的时刻。 就在他们毫无防备,伸出手即将触碰到那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红顶花翎时,八个武弁突然抽出腰刀,刀光闪过,八人瞬间倒下。 李鸿章在他的奏折中,给出杀八位降将的理由是这八人“未曾剃发,狂悖无礼”,且要求“统领旧部,非分要求”。 但这都是表面文章。 真实的原因,被他写进了给老师曾国藩的信里:“此等悍匪,狼子野心,恐其难制。” 这十二个字,才是他的心声。 这八位降将,手上握有数万降兵。他们今天能为了富贵杀了谭绍光,明天就能为了更大的利益,再反了自己,李鸿章不敢冒这个险。 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酣睡?斩草,必须除根。 消息传出,担保人戈登勃然大怒。 他感觉自己的荣誉受损,提着左轮手枪,气冲冲地要找李鸿章决斗。 李鸿章深知理亏,连着几天躲着不见,最后花了七万元的犒赏费,才将此事平息。 参考资料: 费志杰. (2012). 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还原. 清史研究, (04), 37-47.
曾国藩屠城VS李鸿章屠城:曾国藩屠城主要是无差别杀戮,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把城
【8评论】【9点赞】
钊钊
最后一段话才是精华~最后花了七万元的犒赏费,才将此事平息。原来荣誉是可以用钱买的
用户11xxx79 回复 07-03 20:20
戈登拒绝了没要,不过后来李鸿章通过其他人直接存了1万两进戈登的账户
taoyang316
戈登心里咯噔一下:这帮犊子完了?这不完犊子了吗?当我说话是放屁?拿钱!!
缘分
死汉奸
西部边疆
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
用户10xxx91
苏州此役不止八位降将被杀,跟随他们投降的太平军也基本杀光,是镇压太平起义军期间数一数二的大规模杀降事件
努力就好
李鸿章比吴三桂更要遗臭万年
小日子核污排海无耻
戈登心里念叨:看人真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用户11xxx44 回复 07-03 18:23
戈登以前是干啥的,挺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