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是南宋著名政治家,为官平心恕正,老成持重,深得高宗皇帝的信任。因高宗无子嗣,在其晚年群臣要求立嗣的呼声越来越高。高宗早年曾收养了太祖系的两个孩子养在宫中,一为普安王赵伯琮(后改名赵昚),一位恩平王赵伯玖(后改名赵璩)。就在高宗对是否立嗣犹豫不定之时,史浩对高宗说:“普安、恩平二王宜择其一,以系天下所望。”在史浩的劝说下,高宗决定从二人择一为嗣,于是任命史浩为王府教授。 为考察二王,高宗下旨令二王各写《兰亭序》五百本。史浩对二王说:“君父之命不可不敬从。”几天后,普安王把写好的七百本《兰亭序》进献给了高宗,而恩平王却一个字也没写。 几天之后,高宗又下旨赐二王宫女各十名,史浩劝二王说:“是皆平日供事上前者,以庶母之礼礼之不亦善乎?”普安王听从史浩的话,对宫女礼敬有加。一个多月后,高宗下旨将宫女召回宫中。经验身,赐给普安王的十名宫女仍是处子之身,而赐给恩平王的十名宫女则无一完璧。 经此二事之后,高宗皇帝内心的天平开始倾向普安王赵伯琮。绍兴三十年,高宗下旨立普安王为皇子,封建王,任命史浩为建王府教授兼直讲。 绍兴三十一年,金军犯边,建王积极主张出兵抗金,并上书请求自为先锋率军迎敌。建王染指兵权的举动,无形中犯了高宗的忌讳,令高宗十分生气。史浩得知消息后,立即劝建王说:“皇子不可将兵,应当以晋申生、唐肃宗灵武之事为戒。”建王听后立即醒悟,马上请史浩草拟奏章,言辞恳切地请求伴驾出征以供子职,正在发怒的高宗皇帝收到奏章后火气顿消。当高宗得知建王的奏章出自史浩之手后,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才是真正的建王府官。”不久之后,殿中侍御史吴芾又请求任命皇子为元帅,先去视察军队。史浩上书反对说:“建王一直生活在深宫之中,不曾与诸将接触过,如何能去视察军队呢?”高宗于是令建王遍识诸将,随后带着建王前往建康。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回到临安后,立建王为皇太子,改名昚,史浩被任命为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数月后,高宗禅位于建王,退居德寿宫,史浩则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史浩是南宋著名政治家,为官平心恕正,老成持重,深得高宗皇帝的信任。因高宗无子嗣,
冰旋聊历史
2024-12-04 18:32: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