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视察库尔斯克地区时,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据俄罗斯国防指挥官尤里·达什金少将透露,普京乘坐的Mi-17直升机在飞越库尔斯克上空时,遭到乌克兰大规模无人机的袭击,险些酿成大祸。
达什金表示,俄军防空部队在“前所未有的无人机袭击”中展开激烈战斗,成功摧毁46架无人机,确保了普京直升机的安全。然而,这场袭击背后处处透露着诡异,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行踪本应是最高机密,乌克兰如何精准锁定普京?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也为中国敲响了警钟:敌人的手段阴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普京遇袭的背后:诡异与阴谋交织
库尔斯克,位于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敏感地带,曾在2024年8月被乌克兰军队短暂占领,直到2025年3月才被俄军夺回。
5月20日,普京在访问库尔斯克时,乘坐Mi-17直升机飞越该地区。据俄罗斯官方媒体Rossiya-24报道,普京此行旨在会见当地官员和志愿者,并视察库尔斯克二号核电站的建设进展。然而,正当普京直升机在空中飞行时,乌克兰突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无人机袭击。
俄罗斯防空指挥官尤里·达什金少将描述了当时的紧张局势:“在总统访问库尔斯克期间,敌人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无人机袭击,我们同时展开防空作战,确保总统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总统直升机几乎处于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的中心。”俄军防空部队迅速反应,成功摧毁46架无人机,普京的直升机最终安全降落,未造成人员伤亡。
普京乘坐的Mi-17直升机,是苏联时期Mi-8直升机的改进型,长度约25米,可搭载30名乘客或4吨货物,配备红外干扰器、照明弹发射器和装甲防护,能够抵御小型武器和热导导弹。
然而,面对大规模无人机群的协同攻击,Mi-17的防御系统显得捉襟见肘,需依靠地面防空力量和护航直升机的保护。这场袭击若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凶手可能不是美国
普京作为一国领导人,其行踪本应是最高机密,尤其是在库尔斯克这样临近前线的敏感地区。克里姆林宫直到普京离开库尔斯克后才公开此次行程,乌克兰却能在普京访问期间发动精准袭击,时机之巧合令人生疑。乌克兰到底是如何获知普京行踪的?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着复杂的阴谋。
首先,虽然很多人以美国为最大嫌疑,但在笔者看来美国情报机构不太可能是幕后黑手。特朗普上台后,将俄乌和谈的重点放在普京身上,近期还与普京进行了通话,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若美国策划刺杀普京,将彻底断送和谈的可能,特朗普断不会冒此风险。
其次,擅长暗杀的以色列摩萨德也不太可能参与。以色列与俄罗斯关系尚可,普京曾邀请内塔尼亚胡参加莫斯科阅兵仪式,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虽有分歧,但总体保持克制。以色列没有动机冒着与俄罗斯翻脸的风险策划此次袭击。
再次,乌克兰情报组织可能参与,但乌克兰情报机构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经过一番排除,英国可能是最大的嫌疑人。英国军情六处(MI6)在情报领域的强悍能力往往被外界低估,其暗杀能力之强在世界情报机构之中也能排到前列。别看英国衰落了,英国特工的那些阴毒手段可没有退化。
如今英国军情六处新任掌门—-吴百纳,就曾于1986年在中国湖北大学任教,深受师生们喜爱。如今此人成为军情六处第一任女掌门,仔细想想,让人不寒而栗。
相比于其他国家,英国是非常有动机的。英国自近代就是崇尚大陆平衡政策,一直恐惧欧洲出现一个破格级的国家。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已经隐隐有成为欧洲霸权的趋势,这是英国所不能容忍的。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英国始终是反俄阵营的急先锋,即使美俄媾和,英国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俄乌战争刚爆发,在乌克兰孤立无援时,是英国最先给予乌克兰以必要的军事支援。英国支援给乌克兰的武器,曾发挥重大的作用。英国支援的暴风阴影导弹,曾多次狙杀俄罗斯军官。因此英国有能力,也有动机去狙杀普京。
情报泄露的可能途径
那么,乌克兰军队以及辅助它的特工组织是如何锁定普京行踪的呢?两种可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