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国防发展-2025”展上再次露面,并登上了朝鲜最新服役的国产驱逐舰“崔贤”号,这艘驱逐舰排水量5000吨,他更是当场强调,要让朝鲜海军在辽阔的大洋上行使强大实力,以彻底遏制敌人挑衅。
实际上,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朝鲜领导人选择在劳动党建党80周年前夕高调公开这一场面,显然是在传递信号。而这艘号称排水量5000吨的驱逐舰,则成了朝方展示国防科技成果和战略自信的“门面担当”。
问题来了,这艘舰到底有多强?为什么外界认为,朝鲜的造舰水平甚至一度被拿来与俄罗斯比较?更关键的是,这背后隐藏的四个信号,正在告诉外界:朝鲜的方向变了。
先说“崔贤”号,它被官方定位为朝鲜首艘5000吨级多用途攻击型驱逐舰。根据外媒和朝鲜公开画面,这艘舰配备了相控阵雷达系统、7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还有超音速反舰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具备防空、反舰、对陆打击多重能力。
从布局上看,它已经摆脱了朝鲜以往那种“轻型快艇+岸防导弹”的作战思路,明显向远洋多任务方向转型。朝鲜领导人登舰时特别指出,“海军应当在辽阔的大洋上行使强大实力”。这句话很有意思。它代表朝鲜海军战略的转折点,从“守家门口”到“要走出去”。
这艘舰还被强调“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建造,用时400多天就完工。朝鲜领导人在现场称,这是“自立国防工业的胜利”。但这句“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外界并不完全买账。因为从外形到雷达系统,这艘舰和俄罗斯22350型“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相似度很高,甚至在舰桥和桅杆设计上几乎如出一辙。
所以,一部分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艘舰的确有“本国拼装”的成分,但在关键部件上,朝鲜很可能吸收了俄方技术甚至旧件。但即便如此,它的完成度依然高于预期,毕竟对一个长期制裁、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能在一年多时间里造出这样的大型舰艇,本身就说明朝鲜的造船体系在进步。
对比之下,俄罗斯的造舰能力这几年反而在退步。自从“戈尔什科夫”级首舰服役后,俄方新舰项目屡屡延期。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速度越来越慢,受限于资金、供应链、制裁、造船厂老化等多重因素。如今俄军主力舰艇仍以苏联时代遗产为主,真正新下水的中大型舰屈指可数。
换句话说,俄罗斯是“有经验没产能”,朝鲜则是“没底子但在拼命追”。从节奏上看,朝鲜的造船速度的确更快。朝鲜领导人已经表态,计划“每年建造两艘驱逐舰”,这在全球范围都算激进。某种意义上,在造舰势头上,朝鲜的确“甩俄一条街”。
不过,别被数字冲昏头脑。俄罗斯有完整的海军体系、全球远洋经验和维修能力,而朝鲜刚刚迈出第一步。5000吨级驱逐舰的建造是突破,但这并不意味着朝鲜已经具备系统性的远洋作战能力。舰艇能造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连续服役、远航、补给、维修,又是另一回事。
再看朝鲜领导人的动作,这次登舰并不是临时兴起。8月18日他就视察过“崔贤”号,当时还没有完全服役。到10月再度登舰,并在“国防发展-2025”展上公开露面,明显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政治秀。朝鲜官媒当天发布的措辞也一改往常的“防御”语气,转为强调“强大实力”“惩戒敌人”“展露超强力军舰”。
这背后有四层信号。
第一,朝鲜正式进入远洋思维。过去,朝鲜的海军以轻型舰艇和潜艇为主,基本围绕沿海防御展开。现在,朝鲜领导人开始谈“辽阔的大洋”,意味着战略方向在变。朝鲜想打造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舰队,不再满足于黄海、东海岸近海防守。这种变化,与美韩频繁举行远海联合军演有直接关系。朝鲜认为对方在扩大作战半径,它也要回应。
第二,这是对美韩的直接回应。朝鲜领导人在讲话中明确点名,美韩的联合军演“具有核要素军事勾结特征”,因此必须以更强大的海军加以遏制。换句话说,朝鲜的海军建设不是纯技术问题,而是地缘政治反制。对朝鲜领导人来说,每一次展示舰艇火力,都是一次向美韩释放的信号,“别以为我们只能守在岸边”。
第三,朝鲜要展示军事工业的独立性。自从联合国制裁体系扩大后,朝鲜的进口渠道被严重限制。要在这种情况下造出大型战舰,哪怕有外部技术协助,也能被朝方包装成“自主突破”的政治成果。这对内部宣传意义重大。朝鲜领导人需要证明,在制裁下,朝鲜依然能推进“自卫国防路线”,军工体系没有瘫痪。
第四,这是政治舞台的铺垫。劳动党建党80周年在即,朝鲜领导人需要一场亮眼的军工秀来凝聚信心。“崔贤”号的命名也极具象征意义,崔贤是开国元勋之一,被称为“革命武装力量的奠基人”。这既是对老一辈的致敬,也是政权延续性的象征。把这艘舰的亮相与党庆挂钩,实际上是朝鲜领导人向国内展示自己延续“革命血脉”的政治叙事。
另外,这场海上秀也在为朝鲜争取外交空间。10月9日至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将率团访问朝鲜,同样,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将率代表团到访。朝鲜在庆典前夕展示国产驱逐舰,是在为两国到访营造“强国氛围”。它希望让中俄看到:朝鲜不仅政治稳定,军事工业也在升级。
结合来看,“崔贤”号驱逐舰的亮相,不仅是军工展示,更是地缘战略信号:朝鲜正试图打破“陆地包围”,在海上寻找新的突破口,至于“甩俄一条街”这一说法,其实更像是一种讽刺。俄军造舰陷入停滞,而朝鲜在制裁下造出了大型舰艇,这确实刺痛了俄罗斯的“老大哥”面子。但现实层面,朝鲜离真正的远洋海军还差几十年。问题不在吨位,而在体系。
而正如马汉那句名言:“谁掌握海权,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朝鲜如今正试图让自己的舰艇驶得更远,哪怕路还很长。
好,关注小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