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打响第五轮交锋,中国整整留足了4天时间,这次注定会是一场硬仗。
在中美马来西亚谈判正式开始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试图为这次磋商定下一个基调,反复强调不想让局势升级,也不想和中国脱钩,目的是要重新平衡中美贸易关系。
『美方表态言不由衷,缺乏诚意』
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美国始终是率先升级局势的那一方,半年前的关税战,是美国主动发起,无视中国释放的种种积极信号,结果打了一个月,美国就要向中国求和、请求休战了。

【贝森特称“不想与中国脱钩”“不升级局势”】
这次中国反制美国,也是因为美国执意要针对中国征收港口税,并对中企实施穿透性制裁,等到中国发起反制之后,想的也不是回应关切,而是象征性地表示,可以考虑降低关税,这对于缓和局势无济于事。
再说了,关税高低,不还是特朗普动动嘴的事情,时至今日,也就只有美国还在无限拔高这张筹码的分量而已,这招对付美国的盟友,倒也能说是屡试不爽,可在中国面前还是不够看。
至于不想和中国脱钩,这不是美国想不想,而是能不能的事情。美国实际上很清楚,现在脱钩完全不符合美国利益,强行推动只会得不偿失,只能“徐徐图之”。
然而美国实在是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视野,以及长期的政策规划能力,去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脱钩”。

【外媒用对抗性的词汇,来形容这轮中美磋商】
到头来,所谓的“不想脱钩”,不过是没有什么营养的场面话而已。
最后再来看贝森特的“重新平衡中美贸易关系”,怎么个平衡法?说来说去,无非还是那套“美国优先”的陈词滥调。
『中国反制已经铺开,美国需要正视问题症结』
中美现在的经贸结构,是市场规律作用多年的客观结果,美国一味盯着逆差说事,是不折不扣的“一叶障目”,以此为基础的关税政策,自然是南辕北辙。
中国对中美关系一直有很高的预期,希望美国能与中国做到“互相尊重”,双方都能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双边关系。

【特朗普的所作所为,看不出与中国“互相尊重”的地方】
美国却执意分门别类,切割成相互独立的局部,在特定的经贸领域讨论优先合作,往往集中于美国对中国有刚需的部分;而在中美竞争较为激烈,中国出现赶超态势,或者美国觉得中国已经对美国形成威胁的地方,特朗普政府就要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压中国。
所以才会出现,美国一边与中国磋商,一边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制裁限制中国的现象。
应该说,这是美国政府搞外交的舒适区,也是他们在试图塑造中美互动的态势,但这已经超出了美国的能力范围,而且中国也不可能接受如此不健康的框架。
几次交涉下来,美国仍然我行我素,既然如此,中国也只能选择反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美国突然间就变得乐意交流了。可实际上,这只是表象,等到局势有所缓和,美方达成了目的,立刻就会变本加厉。

【美方代表团提前抵达】
眼下中方出口管制政策已经系统性铺开,其余措施也在落地,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美国的讹诈胁迫,中国丝毫不会买账。美国既然想谈,得少拿关税做文章,准备一些有分量的筹码,比如说撤销对华打压政策,正视中国在重大议题上的关切。
特朗普一直想把中美谈判形容成“谈生意”,可大国关系,不只是生意经那么简单。
『美国做不到单赢,又不愿意面对现实』
事到如今,美国再来说什么“不升级局势”“不脱钩”的辞令,并不能为这次磋商营造多少积极氛围,只会给人一种“言不由衷”的观感。
中美前面四轮谈判,双方代表都是连谈两天起步,这次,中方干脆为这轮磋商预留了4天时间,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双方的分歧过于明显,矛盾过于尖锐,特朗普政府从上到下,时不时就要来一场非理性的政治表演,怎么有效率地进行沟通,始终是个难题。

【特朗普也在为谈判破裂做两手准备】
美国同样在做两手准备,贝森特与格里尔去马来西亚赴会前,白宫先放出消息,说要是谈判破裂,美国会对中国实施更加广泛的出口限制,其中包括大量关键软件。听着意思,美国要在自己长期顺差的中美服务贸易领域开刀。贝森特也暗示,“所有选项都在讨论中”。
关键在于,如今的美国,十分缺乏应对这类高压博弈环境的经验了,以往都是他们给别人出题,现在反过来要被中国出题,而且美国尤其缺乏“奉陪到底”的魄力和决心。中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全球产供链稳定,美国呢?
说白了,美国只想在中美关系中“单赢”,又不愿意面对中国有能力造成“双输”的现实,什么时候他们才能意识到,对抗不是出路,回归理性才是坦途的道理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