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产新一代1200毫米垂发疑似曝光,中国海军2万吨巡洋舰要来了? 【军武次位面】

国产新一代1200毫米垂发疑似曝光,中国海军2万吨巡洋舰要来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近期,一篇刊登在我国核心期刊《现代防御技术》上的论文,犹如往平静水面投下一颗深水炸弹,其披露的国产新一代冷发射式垂直发射系统关键参数,引发军迷热议。因为它的直径不是850毫米、不是900毫米,而是惊人的1200毫米。这几乎等于把055型大驱已经全球领先的大口径垂发再放大了一个时代,使人不禁联想到一个更大胆的猜测:中国海军是否正在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2万吨级巡洋舰铺路。事实上,官方始终坚持将055称为“驱逐舰”,而非“巡洋舰”,这本身就在释放一个信号:更大的“目标舰”还在后头。 这次论文里披露的数据极具爆点——外筒直径接近1200毫米,内筒直径在1000毫米以上,内筒长度达到8.7米,可容纳约17.7吨重的导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种垂发根本不是用来发射传统反舰导弹或防空导弹的,而是为“大杀器”级别的武器准备的。要么是可拦截大气层外级别防空拦截弹,要么是中远程反舰/对陆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以055现役的850毫米垂发来看,已经能装下鹰击-21这种近千公里级反舰高超弹,那么1200毫米垂发能装什么就不难想象了。不同的是,055使用的导弹大多是战术级战略化,而1200毫米发射单元很可能是战略级战术化——既能对远海目标施压,又可能执行反卫、反导等战略性任务。 如果假设这种垂发是为了反导或反卫,那么它必须具有巨大的燃料舱,才能在大气层边缘机动拦截甚至打击低轨航天器,这本身就需要更大弹径、更大重量、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射高。美国的SM-3 Block IIA直径仅533毫米,却能反卫,中国若把弹径加倍,其性能可能达到一种全新的威慑级别。如果是为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准备,那么射程从1000公里提升到2000甚至3000公里,就完全具备理论可能。这意味着中国海军未来单舰的火力覆盖范围,将从“区域封锁”进入“远洋战区纵深压制”,甚至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单舰威慑”。 如此大口径垂发意味着载舰不可避免需要更大的船体。055携带112单元垂发,排水量已达1.3万吨。一旦未来舰艇要搭载三位数的1200毫米垂发,其吨位直逼1.8万到2万吨是完全合理的。恰好最近网络上出现某新型舰艇的巨大水泥模型分段,经卫星图测算,该舰艇宽度竟接近26米,这几乎已触及基洛夫级巡洋舰的尺度。基洛夫满载排水24000吨,舰宽28米,而中国这一舰宽26米意味着其满载排水量大概率在2万吨左右。如此尺度的舰艇,不是巡洋舰,又是什么? 动力系统方面也出现了“巧合”。我国最新公开的CGT-30M、CGT-40M舰用燃气轮机,功率和热效率均大幅提升。其中CGT-30M单机输出达到33.5兆瓦,热效率接近40%,已完成5000小时强化试验。这恰好解决了055动力天花板的问题。055使用的CGT-25M只有26.7兆瓦,如今若一艘新舰使用四台CGT-30M,总功率可达13.4万马力,与基洛夫14万马力几乎相当,非常适合驱动一艘2万吨级超级战舰。动力、垂发、舰宽,这些技术碎片如果拼在一起,就是一幅呼之欲出的巨大轮廓:中国海军可能正在孕育新时代的“东方神盾巡洋舰”。 那么这艘未来巡洋舰能做什么?答案至少有三点。第一,它将成为综合防空反导平台,可在大范围区域执行反导、反卫、远距空情接力等国家战略级任务,成为海上“反导浮动前哨”。第二,它将成为远海威慑核心,具备超远程打击敌方航母打击群的能力,实现“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毁伤”。第三,它可能成为海军编队的情报中枢,整合天基、空基、水面、水下多源数据,实现网络化作战中的节点级指挥能力。 055是“万吨驱逐舰”,而新舰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巡洋舰”。它不会是数量庞大的量产型,而更像“旗舰中的旗舰”,是远海作战体系的核心、国家级任务的实施者。更关键的是,论文的出现,表明技术已经从“设想阶段”进入“工程验证阶段”。结合水泥模型的曝光、中国造舰体系的速度以及新一代动力系统的成熟,一艘2万吨级巡洋舰在本十年末出现,绝非幻想。 综上,1200毫米垂发不是简单的“大号VLS”,而是中国海军新一代战略平台的关键拼图。它背后是火力投射能力的跨越、反导反卫体系的升级、乃至海军战略层级的整体抬升。中国海军正从数量与规模的发展阶段,迈向体系化与战略化的新阶段。当055仍被定义为驱逐舰时,真正的“海上巨舰”已经悄然在图纸与试验段中成型。未来某一天,当那艘2万吨级巨舰从造船厂滑入海面时,世界海军格局将再被改写,而这一切,或许就始于一篇看似普通的技术论文。

评论列表

海上利益边疆
海上利益边疆 2
2025-11-27 19:25
造这么猛要去打火星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