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这新规,到底在折腾谁? 京东外卖那个新规,简直绝了。 以后你点的外卖,哪怕小哥当面递给你,说一句“祝您用餐愉快”,然后他一转身,还得掏出手机,哆哆嗦嗦地给你再拨个电话。 你不接,他还得再打一次。 魔幻不? 我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了。 你说这事儿离谱不离谱?小哥刚把餐送到你手里,手还没从餐袋上挪开呢,就得赶紧摸手机。有时候手里还攥着别的订单小票,手机一滑差点掉地上,还得腾出一只手稳住,忙得跟打仗似的。就为了打那个电话,明明刚跟你说过话,转头就得听电话里“嘟嘟”的声儿,这不纯纯脱裤子放屁嘛。 再说说咱们消费者,刚接过外卖准备开门回家,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是外卖小哥的号,心里还纳闷:刚不是才见过吗?怎么又打电话?接起来吧,就听见小哥无奈地说“确认您收到餐了”,挂了电话还得琢磨,这是搞啥名堂?不接吧,又怕小哥那边交不了差,毕竟人家也不容易,总不能让他因为这再跑一趟或者被扣钱。 还有遇上那种赶时间的情况,比如你早上急着上班,接过外卖就往公司冲,手机揣兜里没听见。小哥那边可就慌了,一遍一遍打,打不通还得琢磨是不是送错地方了,或者你没拿到餐。等你到了公司看见未接来电,还得回过去跟人解释“收到了收到了”,一来一回耽误的全是时间,两边都闹心。 有人说这新规是为了确认餐品送到,防止丢餐或者扯皮。可问题是,当面交接的时候,眼瞅着把餐递到手里了,这还不够确认吗?非要多打一个电话,难道当面说的话还不如电话里的一声“收到”管用?真要是遇到个别故意说没收到的,就算打了电话,人家该不认账还是不认账,这规定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给小哥和消费者都添了麻烦。 小哥一天送几十单,每一单都多这么个步骤,算下来得浪费多少时间?本来配送时间就紧张,现在还得挤时间打电话,万一因为这个超时了,扣的还是小哥的钱。这新规没帮着提高效率,反倒把简单的事儿复杂化了,不知道制定规则的人,有没有真的站在小哥和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