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曾经一直以为日本投降是老美的两颗原子弹,广岛死了10多万人,长崎死了7万多人,

我曾经一直以为日本投降是老美的两颗原子弹,广岛死了10多万人,长崎死了7万多人,还不包括核辐射的影响,其实不是,实际上是苏联参战,三路军队杀向日本的伪满政府,盘踞东北,苏联出动了150万军队,日本才最终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以前跟身边人聊起日本投降的原因,我总笃定是美国那两颗原子弹的威力逼得他们服软。毕竟 1945 年 8 月 6 日投向广岛的 “小男孩” 原子弹,让这座城市瞬间沦为火海,当时就有 7.8 万人丧命,后续加上烧伤、辐射病去世的人,死伤总数突破 20 万,7 万多栋建筑要么被烧毁要么严重损毁。 时隔三天投向长崎的另一颗原子弹,又造成 6 万多人当日死亡,核辐射带来的痛苦更是纠缠了当地人数十年,不少幸存者晚年患上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绝症,连日本厚生劳动省认定这些 “原爆症” 都得靠专业医学团队反复核查。 但后来才发现,两颗原子弹虽震撼,却没让日本军部真正松口。当时日本政府直接封锁了广岛被炸的真相,对外只含糊说是新型炸弹袭击,甚至谎称是陨石坠落,军部还坚信美军手里只剩这一枚原子弹,依旧计划负隅顽抗。真正打破僵局的,是苏联突然参战带来的致命打击。 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当晚就发动突袭,近 2000 架次苏联战机直奔远东日军的铁路枢纽、港口等关键目标,第一天就牢牢攥住了制空权。 地面上,150 万苏军分成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和第二方面军三路,朝着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猛扑过去。这支号称日本精锐的关东军,此前虽抽调不少兵力支援其他战场,但仍有近百万人马,可面对苏军的立体攻势根本不堪一击。 苏军的推进速度快得惊人,后贝加尔方面军一路突破戈壁和大兴安岭,直接穿插到日军防线纵深,苏联空军还专门派航空兵人员编入坦克部队协同作战,遇到日军坚固据点就集中轰炸。 远东两个方面军则从东西两侧夹击,空军不间断地梯次攻击日军阵地,还通过空运紧急输送油料和弹药,解决了地面部队深入敌后的补给难题。那些日军倚仗的碉堡、工事,在苏军空地协同的攻势下接连崩塌,铁路、公路被切断后,关东军彻底成了孤立无援的残军。 更关键的是,日本当时还抱着让苏联调停战争的幻想,指望能争取有利的投降条件。苏联参战彻底击碎了这个念想,而且关东军的溃败让日本失去了最后一道战略屏障。 要知道东北一直是日本在亚洲大陆的战略后方,不仅有他们掠夺资源的工厂,还是重要的兵源地。8 月 18 日起,苏军空降兵陆续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城市降落,迅速控制机场和武器仓库,解除当地日军武装,彻底瓦解了关东军的指挥体系。 到这时日本才真正明白败局已定,8 月 15 日天皇终于发布投降诏书。要是没有苏联这 150 万大军横扫东北,打散日军最后的有生力量,单靠原子弹的威慑,日本军部说不定还会拖延战局。 毕竟当时美国海军上将李海就曾直言,不用原子弹也能促成日本投降,而苏军的参战刚好补上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刀,让日本再也没了硬撑下去的资本。 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妄图发动战争、侵略他国的势力,最终都逃不过失败的命运,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日本的投降,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美国本土登陆计划这一决定性举动,让顽固的日本彻底怂了,不得不放下武器,接受失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