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提醒最近少去日本,浦东机场却排长龙? 早上八点多,浦东机场国际出发口,队伍已经弯弯绕绕排了好几圈。有人拖着大箱子,有人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拿护照,看上去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可就在两天前,外交部刚刚推送了“近期避免前往日本”的安全提醒,理由是治安问题频发,还有中国公民在日本被骚扰甚至伤害。国内不少网友一边刷手机看新闻,一边纳闷:这年头,明知道有危险,怎么还这么多人坚持去日本? 难道大家真的对外面的风吹草动无动于衷?其实,真要说“无动于衷”,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旅行社也说得很直白:现在有跟团赴日的产品还在卖,真要全退,损失谁来承担?说到底,“不关心政治”,更多是一种自我安慰,谁都不想自己的假期和钱白白打水漂。 安全提醒并不是空穴来风。就拿最近一周来说,日本东京闹市区有中国游客被陌生人刺伤的新闻见诸报端。日本的媒体基本都在报道这些无差别攻击事件,甚至有涉华背景的恶意袭击。 我国驻日本使馆不得不多次出面提醒在日公民注意安全,避开敏感场所。有些中资企业和留学生团体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保经验,提醒大家低调行事。 可现实是,出国旅行是早就计划好的事,尤其是日本这样热门的目的地。携程、飞猪这些平台的数据都显示,国庆过后,日本的机票和酒店预订就很火爆。 许多家庭一早就规划好了假期,有些甚至是补办三年疫情期间被耽搁的“报复性旅游”。谁都不愿意因为一条安全提醒就把所有安排推倒重来。 其实,熟悉日本的游客大多有自己的判断。有人觉得日本治安依然比很多国家要好,遇到突发事件的概率低。 也有人说,媒体报道的危险虽然真实,但日常生活中只要不去敏感场所、注意安全,大多数时候还是平安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心大”。有些游客在安全提醒发出后果断退票、取消旅程,甚至有家长临时决定把孩子的短期游学改到别的国家。 旅行社的态度也开始谨慎,部分机构暂停了赴日团队游,主动联系客户协商改期或退款。有的OTA平台数据显示,提醒发出后赴日订单取消率明显上升,尤其是家庭和女性旅客占多数。 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国家的提醒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有现实依据。哪怕损失一点钱,安全还是排在第一位的。 不少年轻游客平时不太看新闻,更多是被社交平台上的美食、购物分享种草。等到看到外交部的安全提醒,可能行李都已经打包好了。 加上不少人觉得新闻里的危险“离自己很远”,于是选择继续出行。这种现象在近几年特别常见。疫情期间,很多人也是在官方通告和个人体验之间“左右摇摆”,到底听谁的,最后还得自己拿主意。 旅游行业的反应,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旅行社和平台一边紧急安抚客户,一边和航空公司、酒店沟通退改政策。对他们来说,安全提醒会带来一波退单潮,但也有不少客人坚持不退。有人甚至在出行当天才临时决定是否前往。 行业人士说,这种“冷热不均”的情况,每次遇到突发事件都会出现。大家都在权衡利弊,谁也没法一刀切。 说到底,外交部的提醒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给大家提个醒。毕竟,国家有责任把已知的风险告诉大家,具体怎么做,最后还是要看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对于已经在日本的同胞,使馆和领事馆建议大家提高警惕、避开敏感区域,有事及时报警。对还在国内观望的游客,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不要盲目跟风。 舆论场上争论不断,有人觉得“安全最重要”,有人觉得“旅游体验才最值钱”,谁都无法说服谁。最后,浦东机场里排着队的,不只是想去日本旅游的人,更是每一个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做选择的普通人。外交部的提醒,是责任,更是底线。 旅途有风险,理性看待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安全提醒和长队,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你会怎么选?安全和体验,到底哪个更重要?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外交部郑重提醒: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