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心慌呢?因为马六甲海峡过路费多半是中国缴纳,而他向美国缴的保护费,也是我们间接支付!现在我们自开通航线,他不慌吗? 新加坡最近确实有点坐不住了,这事说透了其实不复杂,全跟一条海峡和几条新航线有关。 这么说吧,马六甲海峡本身不收传统意义上的“过路费”,但新加坡把周边服务做成了摇钱树。 中国60%的货轮要从这过,80%的进口石油得走这条道,2024年新加坡港处理的4112万标箱里,2400万箱都和中国贸易挂钩。 一艘货轮停靠一天,港口费、燃油加注、维修报关样样要钱,中国船只每年给这儿贡献的收入,比两条高铁造价还多。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给美国的“安全成本”,樟宜基地常年对美军开放,2023年美军舰艇在这停靠88次,光场地费就赚了1.2亿新币,更别说每年花数十亿买美国武器。 这些钱追根溯源,多半还是中国船只送上门的港口收入,等于咱们间接帮它付了“保护费”。 以前新加坡踏实得很,觉得马六甲是独一份的咽喉要道,躺着就能赚钱,可中国最近几条新航线,直接戳破了这个美梦。 前阵子一艘中国货轮从宁波出发,走北极航线18天就到了英国,比绕马六甲省了22天,运费还降了三成。 2024年经马六甲的中国货轮直接少了12%,北极航线货运量却从2014年的400万吨涨到3000万吨。 这还不算完,中巴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分流了8%的原油,中欧班列抢了60%的海运货量。新加坡靠地理吃饭的根基,一下就松动了。 官方说北极航线有安全风险,说白了就是怕没人来港口加油修船,收入撑不住。 说到底,新加坡慌的是“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平衡被打破了。 以前中国没得选,它能两头占便宜;现在中国有了新路线,它手里的“独家钥匙”不值钱了,这种靠山不稳的焦虑,换谁都得坐不住。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