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居然被我猜中啦!中国刚刚答应出手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没过两天,美国贸易代表

居然被我猜中啦!中国刚刚答应出手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没过两天,美国贸易代表就宣布继续对中国进行301调查,显示出美国强硬的态度。 美国这波根本不是翻脸快,而是早有算计的套路,先拿中国1200万吨大豆的好处解自身库存危机,转头就用301调查继续施压要价,既要利益又要霸权。 而这1200万吨大豆对美国的分量绝非一般,去年美国大豆出口单靠这一项就斩获245.8亿美元,而中国常年占着他们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相当于美国豆农的“衣食父母”。 中国5月停购后,美国中西部大豆库存爆仓致816吨粮仓倒塌,豆价跌至近四年低点跌破成本、农场破产激增,艾奥瓦等农业州选民怨声载道施压政府,2026大选临近的执政者彻底慌了神。 所以釜山会谈上,美国把恢复大豆采购当成头等大事来谈,中方一松口答应年底前进口1200万吨,未来三年每年2500万吨,白宫立马就宣称“取得重大成果”,特朗普甚至撺掇农民“买更大的拖拉机”,那股子拿到好处的急切劲儿藏都藏不住。 可这边大豆订单刚到手,那边美国贸易代表就迫不及待搬出301调查,这操作看着离谱其实太合理了,因为这301条款本身就是美国给自己量身定做的“霸权工具”。 这条款源自1974年的贸易法,分什么一般、特别、超级几种,说白了就是美国说了算的“评判标准”,只要他们觉得哪个国家的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不管国际法怎么说,自己就能发起调查,6到9个月后想制裁就制裁,完全是单边主义的霸道行径。 之前对巴西搞调查,理由从数字贸易到乙醇市场准入翻来覆去地换,现在轮到中国,无非是想借着调查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这些领域逼中国让步,毕竟大豆的好处拿到了,就得赶紧在别的地方捞更多便宜。 这可不是第一次玩这套了,早十几年前美国就靠这招忽悠过中国企业,当时美国农业部先渲染“50年不遇大旱”,把大豆期价炒到高位,等中国企业傻乎乎地高价囤了一堆,每吨突破5000元的时候,他们又突然调高产量估值,让豆价跌了20%,不少油厂直接倒闭停工。 现在不过是换了花样,以前是金融炒作,现在是“采购换调查”,本质都是一样的:用中国需要的农产品当诱饵,再用单边制裁当刀子,既要赚你的钱,还要卡你的脖子。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套“边拿好处边施压”的把戏早有前科,釜山会谈时美方明明答应延长部分301关税豁免,结果转头就变卦,所谓的“让步”不过是缓兵之计,等中方的大豆订单一落地,立马露出本来面目。 他们算准了中国对外大豆依存度超过80%,觉得拿住了农产品这根筹码就能为所欲为,却忘了中国早就布局了南美、非洲的进口渠道,去年停购美国大豆的半年里,照样没缺过货。 而且美国自己也离不开中国,他们的稀土、电子这些产业根本找不到替代货源,每天照样得花10亿美元买中国货,关税再高也得认栽,这种一边依赖一边强硬的矛盾样,看着着实滑稽。 说到底,美国这做法就是吃定了“务实合作”的红利,又不肯放下“霸权姿态”的架子。大豆订单能帮他们稳住农业州选票,301调查能帮他们在科技、市场等领域施压要价,两头的好处都想占,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 他们以为这是高明的谈判技巧,其实不过是暴露了骨子里的贪婪——既想要中国当“粮仓”,又想把中国当成“提款机”,既想靠着中国的采购缓解国内压力,又想靠着单边制裁遏制中国发展。 可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容易被忽悠的样子了,真要逼急了,大不了再停购大豆,反正替代货源有的是,最后急的还是那些等着选票的美国政客和盼着卖豆的农场主。这种注定行不通的套路还反复用,只能说美国的“霸权惯性”真是积重难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