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违规将中国稀土卖给美欧,一印商进口120吨,中方果断出手! 白纸黑字的承诺书说的好听,背地里却把中国稀土当成了倒卖生意。印度企业Sona Comstar以”民用电机”的名义,把从我国进口120吨稀土磁铁,转卖给美欧车企。这家印度公司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中国早就布下了监管天网。这一次,印度的小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今年年初,印度一家叫SonaComstar的公司在中国订下了足足120吨稀土磁铁的大单。这家企业可不是什么小角色,它是印度最大的稀土进口商,手握特斯拉、斯泰兰蒂斯等国际大厂的订单。为了拿到这批珍贵的稀土,印度还特意签下《最终用途承诺书》,详细申报稀土的用途和最终用户,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保证绝不转卖第三国,更不涉军工。 据江苏经济报披露,此前印度出手伪造了30份承诺书来向中方保证,其称不会把从中方购买的稀土用于军工产业,仅会将其用于电动汽车等和平用途。那时候印度比谁都诚恳,拍着胸脯保证这批稀土只用于民用电动车制造。 但印度这次想错了。印度没有想到中方早就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稀土永磁体出口追踪系统。当货轮离港那一刻,稀土永磁体出口追踪系统已悄然启动。每一箱磁体蕴含的能量信号如同移动信标,实时回传路径坐标。 中国商务部在货物流向核查时,发现部分出库批次没有直接运往印度车企,而是先停留在孟买港保税仓,再分批运往第三国。调查结果让人震惊:一部分稀土磁铁根本没流向民用车间,而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印度军工厂! 据悉,印度SonaComstar公司在过去一年,通过伪造30余份《最终用途承诺书》,谎称进口稀土仅用于”民用电动汽车”等和平用途,一共从我国进口了120吨稀土磁铁,转头偷偷卖给了美军工企业。我们这边刚放松了一点点监管,那边立刻把稀土绕道东南亚,“洗白”后兜售欧美,最后居然混进了美军的F-35战斗机供应链。 这些本该用于印度电动车制造的稀土,摇身一变成了美欧军工企业的”香饽饽”。洛克希德马丁的无人机订单、雷神公司的导弹元件,甚至北约某型潜艇的推进电机中,都发现了中国稀土的身影。印度企业当起了”中间商”,以高于原价60%的暴利转售给欧美军工巨头。 面对确凿的违规证据,中方的反应迅速且精准。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将Sona Comstar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所有稀土出口资格取消,后续200吨订单作废。这家公司也被直接拉进”不可靠实体清单”,从此被永久禁止采购中国任何稀土产品。 SonaComstar的原计划是今年再进口200吨稀土,可是被这么一折腾,现在只能望洋兴叹,稀土断供导致印度一连串关键产业都压力激增,商务部长不得不公开承认危机。印度政府多次派出官员赴北京求通融,但都遭到了中方拒绝,中方讲的很清楚,稀土管制的底线不能被践踏。 这次事件的背后,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曾经,印度以全球第三大稀土储量而自豪,690万吨看上去很充裕,但问题是印度没办法进行提炼。印度的工厂连 82% 的纯度都勉强,所以高端的冶炼技术还得靠进口。正因为技术落后,印度才打起了”倒买倒卖”的算盘。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归根结底,来自于其技术壁垒和规则主导权的双重叠加。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以及99.9999%的中重稀土分离纯度,牢牢掌控了全球稀土产业的核心技术,使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稀土帝国”。 中方还会派第三方机构去境外工厂进行抽查,如果发现库存数量、实际用途和合同内容对不上,就会立马停止出口。这是给所有买家传递信号: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方不只封杀,还启动了一项此前从未对外完整公布的”动态阀门机制”,这个机制被称作稀土出口的铁锁。哪怕已经批准了出口许可,但如果稀土的中途流向与申报不符合,是可以随时撤销许可的。 这次印度违规事件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曾经,中国靠资源吃饭,现在是靠技术和规则。当美国、日本和印度还在为谁的矿藏储量多吵个不停时,中国早就把从实验室研发到市场定价权的所有关键环节都牢牢握在手里了。 中国作为稀土大国,并非不愿供应这些战略物资,但绝不允许它们成为威胁自身安全的武器。那些想在跟中国的博弈里占便宜的企业,得先琢磨清楚自己能不能扛住供应链突然断掉的后果。 印度这次”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彻底失败了,不仅丢了信誉,还断了自己的后路。中国通过建立完善的追踪体系和管制机制,向全世界证明了一点:稀土贸易必须建立在诚信合作的基础上。各位觉得印度这次的教训够深刻吗?在全球稀土博弈中,还有哪些国家会重蹈覆辙?欢迎大家留言分享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