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10月28日,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28日,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这个消息看似简单,背后却是一场持续数月的博弈终于有了结果。 事情要从三年前说起,那时候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少得可怜,占比还不到2%,可俄乌冲突之后,国际油价飙涨,俄罗斯为了快速出手原油,给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折扣,每桶比中东油便宜五到十美元。 印度当时盘算得很清楚,能省一笔是一笔,于是大量采购俄油,短短三年时间,俄油在印度进口篮子里的比例冲到了三分之一,最高时甚至达到44%,把沙特这些老牌供应商都挤到了后面。 这笔买卖对印度来说确实划算,仅2025年上半年,光是价格差就帮印度省下了85亿美元,印度最大的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更是积极,去年底直接跟俄罗斯石油公司签了十年长约,每年采购金额超过120亿美元。 到今年9月,信实工业每天从俄罗斯两家石油巨头那里买63万桶原油,占了印度当月俄油进口的近四成,炼厂的设备流程都调整好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问题出在美国那边,美国的页岩油企业这两年日子不好过,43家大型页岩油公司背着380亿美元的债务,油价一旦跌破每桶80美元,六成以上的公司就会陷入资金困境。 而印度每天从俄罗斯买走120万桶原油,占了俄罗斯出口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人算盘打得精,要是能把印度这个大客户抢过来,自家页岩油企业的困境就能缓解不少。 于是在10月23日,美国把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拉进了制裁黑名单,这一招够狠,任何跟这两家公司做生意的企业,都可能被踢出美元结算系统,银行账户也会被冻结。 不仅如此,全球80%的船舶保险公司都听美国的,美国一声令下,给运俄油的货轮上保险就成了难题,之前有艘印度货轮装着俄油在海上漂了半个月,就是因为没保险不敢靠港,运费硬生生翻了三倍。 这还不算完,美国还给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了50%的关税,印度2024年光靠卖服装和宝石给美国就赚了870亿美元,这一刀砍下来,痛得要命。 与此同时,美国又抛出橄榄枝,说只要印度降低俄油进口,就能豁免钢铁和铝的高额关税,一边是大棒,一边是胡萝卜,印度被逼到了墙角。 印度不是没想过反抗,之前他们用人民币、迪拉姆绕开美元结算,还通过第三方贸易商和阿联酋的银行换汇。 可这次美国制裁一落地,国际银行见了被制裁企业的名字就拒开信用证,印度的银行更怕丢了美元结算资格,干脆全停了相关业务,信实工业就算想硬买,货款转不出去,万一海外储油设施被查封,损失就没法算了。 这一停,苦的还是印度自己,这两家俄罗斯石油企业的供应量占印度俄油进口的60%,现在要找替代货源,只能回头找沙特和伊拉克。 可中东的油本来就贵,加上卢比今年对美元贬值了8%,每买1亿美元的油就要多花几千万卢比。 更麻烦的是,炼厂设备早就调整适应了俄油,现在换油得花几周时间重新调整工艺,中间的停机损失全得自己扛,有分析师估算,光俄油断供这一项,信实工业的利润就得少掉两成。 更让人难受的是,印度每天要进口480万桶油,现在改买中东油,每桶要贵12美元,算下来每天要多花1700万美元,一个月就是5亿多美元。 印度央行只能卖掉自己存的美元来稳住汇率,从9月到现在,外汇储备已经少了210亿美元,是2022年以来跌得最狠的一次。 说到底,印度这次妥协是被现实逼的,欧盟那边也放话,明年要禁购用俄油炼制的成品油,而这块市场占了印度成品油出口的60%。 印度的纺织、制药等支柱产业又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真要被制裁,整个产业链都得受影响,所以表面上看是停购俄油,实际上是在用能源采购换取贸易谈判的筹码。 这场博弈里没有赢家,印度丢了便宜油,还要承担更高的成本,最终这些成本会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俄罗斯虽然转向了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但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大客户。 美国看似达到了目的,但印度也学精了,10月只从美国买了50万桶页岩油,不到月进口量的5%,显然不想被美国彻底拿捏住。 更深层的影响是,越来越多国家发现,把所有结算都放在美元上太危险了,印度最后用人民币跟俄罗斯结算,其他国家也在寻找美元的替代方案。美国想用美元霸权逼各国站队,反而加速了大家逃离美元的脚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