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中国的大白菜”。 韩国那智库说的这话,压根没把事儿的轻重搞明白,怕是连基本的贸易账都没算过。 先说说韩国到底有多离不开中国的大白菜。别瞅着韩国人总提 “身土不二”,讲究吃本土农产品,可真到了节骨眼上,还得靠中国菜救急。 韩国 40% 的泡菜都得靠进口,而这进口的泡菜里,99% 全来自中国,光山东一个仁兆镇就占了韩国泡菜市场 30% 的份额,说是 “拿捏了韩国人的胃” 一点不夸张。 为啥这么依赖?首先是韩国自己不争气,耕地面积一年比一年少,2024 年大白菜种植面积直接减了 5%,再碰上夏季高温暴雨,高地白菜要么被烤蔫要么烂了根,产量压根跟不上。 去年九月,首尔社区超市里一棵大白菜能卖到 80 块人民币,大型超市就算有补贴也要三四十块,还得排队限购,每人每天顶多买三棵,晚了就抢不到。 反观中国,那大白菜供应稳得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白菜生产国,一年产量超过 1 亿吨,占了全世界一半,东北的秋白菜、云贵的夏秋白菜,七个优势产区轮着种,一年四季都不缺菜。 别说供应韩国了,就算再多个国家要,咱们的产能也扛得住。更关键的是价格,中国产的 10 公斤装辣白菜在韩国才卖 2.2 万韩元,而韩国本土的 900 克就敢要 12900 韩元,差了快十倍的价格,韩国老百姓再讲 “爱国”,也架不住钱包缩水。 2024 年九月前 24 天,韩国民间从中国进口的大白菜就比去年涨了七倍多,政府还得跟着紧急进口,这不就是嘴上硬气、身体诚实嘛。 再说说所谓的 “反击”,跟中国拒美国大豆根本不是一回事。 当年中国不买美国大豆,是因为大豆是美国农业的命脉,中国又是最大买家,一出手就戳中了他们的痛处。但中国早有准备,转头就从巴西、根廷补了货,自己的储备也够用,虽说短期有点波动,但根本伤不到根基。 可韩国要是不买中国大白菜,能找谁替代?周边国家要么产量不够,要么运输成本高,韩元还一直在贬值,进口别的国家的菜只会更贵。2010 年韩国第一次从中国进口白菜才 162 吨,到 2022 年就涨到 1507 吨,这趋势明摆着 —— 离了中国菜,韩国人的泡菜坛子都得空着。 更没算明白的是贸易账的分量。2024 年中韩贸易额都 3280.8 亿美元了,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半导体一年就 1419 亿美元,三星西安工厂占了自家 NAND 产量的 40%,SK 海力士在无锡、大连的工厂全是核心产能。 可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大白菜和泡菜才值多少钱?2023 年泡菜逆差也就 12 亿元人民币,跟半导体零头的零头都没法比。这就好比拿手指头去碰人胳膊肘,以为能给人疼一下,殊不知自己的手指头先折了。 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不用别的,半导体产业链稍微动一动,韩国的经济就得抖三抖。要知道,韩国能源、粮食对外依存度都超 90%,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还敢在大白菜这种民生商品上瞎折腾。 再说了,中国压根不怕韩国不买大白菜。中国对韩出口里,大白菜、泡菜这类农产品占比微乎其微,主要卖的是精密化工原料、工业电器、蓄电池这些硬货,2024 年还有五个工业品新闯进韩国进口前十。 韩国不买,中国的白菜要么运到别的国家,要么国内消化,毕竟咱们一年人均蔬菜占有量 515 公斤,根本不愁卖。可韩国呢? 2017 年就因为泡菜进口太多被骂 “宗主国的耻辱”,现在逆差越来越大,要是没了中国供应,要么老百姓吃不起泡菜,要么政府就得花大价钱补贴,里外里都是亏。 其实这事儿说白了,韩国智库就是没搞懂 “反击” 的本质 —— 得是自己损失小、对方损失大才行。可现在的情况是,韩国不买中国大白菜,自己民生乱套、钱包受罪;中国少了韩国这个买家,压根不痛不痒。 更别提韩国的动力电池产业还依赖中国的锂和前驱体,新能源汽车还盼着进中国市场,真要闹僵了,这些赚钱的买卖才是真要受影响。所以说,这主意不光没算清贸易账,连自家的经济家底都没摸明白,纯属纸上谈兵的糊涂话。

评论列表